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33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8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4年,《南京条约》届满12年。英国曲解中美《望厦条约》关于12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援引最惠国待遇,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1856年,《望厦条约》届满12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仍被清政府拒绝。于是,西方列强决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
材料二 马克思说:“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方列强决心发动的“新的侵略战争”被称为什么战争?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这场“新的侵略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获得了什么特权?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又是什么呢?
(3)这场“新的侵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探秘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进来,完成本次探究任务吧!
(历史回眸)
(1)小明同学在梳理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历程时,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并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中的片段,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
时间
历史大事件
1851年1月11日
    
1851年秋
太平天国在永安初步建立政权
1853年3月
    
1853年5-6月
太平军先后进行北伐和西征
1856年
    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64年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深入探究)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同样是非常深刻的。它同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地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太平天国所鼓吹的“同教一家”,使其领导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列强的实质,最后遭到内外镇压,陷于失败。
(2)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的目的是建立怎样的社会?根据材料一,这个制度能实现吗,为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
材料二 1891年,应日本政府的邀请,李鸿章让丁汝昌率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等六艘军舰访问日本。一时军容之盛,国际侧目。但当东京湾防卫司令东乡平八郎应邀上中国旗舰定远号参观时,他便觉得中国舰队军容虽盛却不堪一击。原来他发现中国水兵竟在被视为庄严而神圣的两门主力炮的炮管上晒衣服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描述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足壮海军威”?(3分)邓世昌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材料二中的丁汝昌以身殉国是在哪次战役中?这次战役致使北洋舰队出现了怎样的结局?
(3) 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中国失败的原因。

2.选择题(共18题)

4.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B.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5.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十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甲午战后的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6.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
①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②《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 ③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
1841年,广东地区张贴了一张布告,反映了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感情:“尽管你们已入侵我们的内河……但你们有什么本领?……除你们的船是坚固的,炮火是猛烈的,火箭是强大的以外,你们还有什么其他本领吗?”这说明当时大多数中国人   (  )
A.拥护禁烟B.反对对外开放
C.认识到自己的落后D.不了解世界形势
8.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度昆明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   (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戚继光抗倭D.甲午中日战争
9.
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若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②定都天京 ③北伐和西征 ④领导集团内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
10.
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的时间是(  )
A.1843年B.1851年C.1853年D.1860年
11.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反映出(  )
A.清军向太平军反扑B.天京变乱造成悲剧C.太平天国北伐失败D.天京陷落
12.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起义的原因是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B.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是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C.太平天国运动曾经进行过北伐和西征
D.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了14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13.
有一历史小说这样描述道:“……消息传到伦敦,狂热的侵华分子极力鼓吹对中国进行战争,宣称对中国的唯一办法就是先揍他一顿,然后再作解释。随后,英国议会向中国派遣东方远征军,发动了对华战争……”。材料中的“消息”应当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虎门销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
下面是王老师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条约有四项,割赔和开商;口岸有五处,广厦福宁上。该条约的签订(  )
A.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B.使中国丧失了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使西方列强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D.标志着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15.
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  )
①割占土地 ②允许外国人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 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获得大量战争赔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6.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改订条约》
17.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18.
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中的“议和”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D.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0.
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他强调兴办(  )
A.军事工业B.民用工业C.出版机构D.新式学堂
21.
下列不属于洋务派为“自强”而创办的近代工业的是( )
A.安庆内军械所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D.江南制造总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