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世纪中期和后期,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和不懈的救国探索。月读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人物用理论表达农民要求平等思想的革命纲领是?
(2)图二所示人物发起的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 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他有哪些具体的行动? 并说明这些行动的积极作用。
(3)图三所示人物在《马关条约》签订后联合举人上书,这次上书史称什么?拉开了什么运动的序幕。
(4)图四所示运动中曾提出了什么口号?此口号有何性质?
(5)下面两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请说出他们分别是在什么战争中英勇报国牺牲的。


(1)图一所示人物用理论表达农民要求平等思想的革命纲领是?
(2)图二所示人物发起的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 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他有哪些具体的行动? 并说明这些行动的积极作用。
(3)图三所示人物在《马关条约》签订后联合举人上书,这次上书史称什么?拉开了什么运动的序幕。
(4)图四所示运动中曾提出了什么口号?此口号有何性质?
(5)下面两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请说出他们分别是在什么战争中英勇报国牺牲的。

A.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二: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直接引发了什么战争?
(3)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材料二: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直接引发了什么战争?
(3)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2.简答题- (共1题)
3.
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哪场战争?
(2)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哪场战争中?这场战争中,西方列强通过哪一条约获得了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特权?
(3)1895年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是什么?
(4)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什么?
(5)通过以上学习,你有何感想?
(1)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哪场战争?
(2)火烧圆明园发生在哪场战争中?这场战争中,西方列强通过哪一条约获得了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特权?
(3)1895年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是什么?
(4)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什么?
(5)通过以上学习,你有何感想?
3.选择题- (共25题)
4.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 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9.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A.《北京条约》 |
B.《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2.
“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它没有欧美国际协定中通常有的仔细审议。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该材料( )
A.指出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 | 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
C.解释了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 | D.反映了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 |
13.
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A.盲目排外 | B.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 |
C.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 D.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
14.
李鸿章说:“台湾已是贵国的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却说:“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段对话内容涉及的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5.
有学者评价,“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孤臣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它的胜负改写了中国历史”。这场战争是指
A.中英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8.
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这次战争”中签订了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9.
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清朝皇帝发出“台湾无则天下人心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湾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皇帝是
A.道光帝 |
B.咸丰帝 |
C.光绪帝 |
D.宣统帝 |
20.
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1万多拜上会会众,蓄发易服,头裹红巾掀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次运动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标志是
A.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 |
B.太平天国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
C.太平军在江苏青浦打败华尔洋枪队,但进攻上海时损失惨重 |
D.大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天京事变” |
23.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体现在变法( )
A.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B.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
C.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D.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
25.
“英国不但在本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且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英国统治集团不惜发动侵略战争打开外国的大门。”英国发动的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6.
《清史纪事本末》:“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沸腾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下列历史人物,不属于材料中“志士”的是
A.严复 |
B.邓世昌 |
C.梁启超 |
D.康有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