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32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2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图2和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失败结束,请简要说明主要原因。
(3)写出图片4事件的内容和口号
(4)从上述四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趋势?
(5)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唯独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人经历了难以承受的从大喜到大悲的心理落差。
材料二 ***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说:“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迫人的政府……假使不要反对的话,那么,五四运动就是错的。
材料三 胡适在1922年回忆说:“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新派期刊仪《新青年新潮》等不超过10种,而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半年中,中国出现了大约400种新的白话文期刊,大约350种用报,而且皆以.传播新思想,改造旧社会,为己任。各种思潮和主张背后的支点,都是教国强国的信念那些后来成为著名共产党人的青年人,无不是在对各种各样的强国思路和手段的比较选择中确立起自己的信念的。”
(1)依据材料一,指出导致"1919年…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的名称和发生的原因,并用史实佐证“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的说法。
(2)材料二中的“卖国政府”指的是哪一政府?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3)五四运动中的哪一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
(4)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3.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威。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二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它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文明史纲

(1)材料一中提及了列强侵华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哪些屈辱的事件?
(2)写出《马关条约》内容和影响
(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与《辛丑条约》中的哪一条有关?
(4)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认为列强侵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个世纪”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获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

2.选择题(共24题)

4.
有学者评价,“五四运动使中国走上了永不回头的、光明的启蒙之路”。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反对北洋政府外交上软弱无能
③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的运动
④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
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台湾割让给日本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百日维新的失败
6.
孙中山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
A.建立了兴中会
B.创办了《民报》
C.领导了辛亥革命
D.创立了中华民国
7.
张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下边示意图。示意图不能说明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C.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D.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8.
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第一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9.
义和团的揭帖中写道:“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与此内涵相符的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C.“德先生”“赛先生”
D.“扶清灭洋”
10.
翻开南京的近代史,累累伤疤让人触目惊心.近代南京的第一道“伤疤”是
A.《虎门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南京条约》
11.
如下图为八年级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某一战役后作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的是(    )
A.黄海海战B.威海卫之战C.辽东之战D.丰岛海战
12.
“这次战争,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沉沦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次“战争”是指(  )
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D.人民解放战争
13.
八年级某班同学学习了《鸦片战争》一课后,对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四种意见,正确的是
A.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
B.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D.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14.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类似之处有()
①侵略者组成联军 ②清朝皇帝出逃,北京城被攻陷
③导致大片国土被割让 ④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谈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本要这么多赔款,中国砸锅卖铁也不够给
B.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C.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
D.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兴中会
16.
中日《马关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
A.割让领土B.赔款白银2亿两
C.开放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17.
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你认为作者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状况?()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
18.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选项中属于他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有(  )
①组织兴中会②建立中国同盟会
③领导辛亥革命 ④创建南京国民政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
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其中的“它”指的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20.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这篇檄文中的“民贼”指的是
A.慈禧太后B.李鸿章C.黎元洪D.袁世凯
21.
近代化探索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 虎门销烟--收复新疆--实业救国
B.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C. 火烧圆明园--旅顺大屠杀--《辛丑条约》
D.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22.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3.
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l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
A.引进了西方机器工业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C.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24.
假如你是生活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一位民族企业家,你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 )
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C.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
D.训练新式军队
25.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A.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B.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26.
参考下表内容,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国民革命运动
27.
下图是中国近代前期近代化探索阶段示意图,方框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江南制造总局D.《民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