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大作家愤怒的谴责联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炬…………”。
材料二:有人说:“在这次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
(1)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指的是谁?暴行指什么事件?
(2)材料一、材料二都与哪次战争有关?这次战争的帮凶是谁?
(3)材料二中“更多的好处”指俄国得到的好处是什么?
(4)这次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一 “法国大作家愤怒的谴责联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炬…………”。
材料二:有人说:“在这次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
(1)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指的是谁?暴行指什么事件?
(2)材料一、材料二都与哪次战争有关?这次战争的帮凶是谁?
(3)材料二中“更多的好处”指俄国得到的好处是什么?
(4)这次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1。

材料二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1)图1《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书名中的“沉迷的帝国”和“堕落的帝国”分别指哪两个国家?导致该帝国沉迷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材料二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3)材料三图2中的诗句反映的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爆发于哪一年?图3反映出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上述材料反映的两场战争最终结果都怎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 如图1。

材料二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三 如图2、图3。
(1)图1《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书名中的“沉迷的帝国”和“堕落的帝国”分别指哪两个国家?导致该帝国沉迷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材料二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3)材料三图2中的诗句反映的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爆发于哪一年?图3反映出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上述材料反映的两场战争最终结果都怎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
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探索史、救亡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教师任教.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5万匹。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材料四: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什么派别的活动?结合这则材料分析他们的活动有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张?与材料一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的“两个主义”是指什么?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了?
(4)依据材料四分析,民国建立后国民在思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后来,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教师任教.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5万匹。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材料四: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什么派别的活动?结合这则材料分析他们的活动有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张?与材料一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的“两个主义”是指什么?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了?
(4)依据材料四分析,民国建立后国民在思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后来,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2.选择题- (共24题)
4.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 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5.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相信“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为扭转这一局面,英国采取的行动是
A.割占中国香港岛 |
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
C.在中国设立工厂 |
D.抢劫北京城 |
7.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上海等地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英国、日本制定这些条款的共同目的是
A.获得战争赔款 |
B.割占中国领土 |
C.打开中国市场 |
D.控制中国海关 |
9.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海军 | B.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工业 |
C.洋务运动派遣了留学生 | D.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制度 |
10.
陈旭麓认为:“维新变法期间,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这说明戊戌变法运动
A.取得了巨大成功 |
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 |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11.
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洪秀全 | B.李秀成 | C.杨秀清 | D.石达开 |
13.
“失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像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引文评价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失败后的反应?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5.
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在“第二段”的主要活动是
A.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
B.力陈变法,推行维新 |
C.组织北伐,推翻军阀 |
D.宣传科学,批判礼教 |
17.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
18.
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九龙司 |
B.香港岛 |
C.台湾 |
D.辽东半岛 |
21.
据史料记载: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在舰船吨位、舰队建制、舰炮活力等方面与日本海军相比,或是相差无几,或是互有优劣;但北洋水师遭到惨败,直至全军覆没。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水师官兵作战不力 |
B.北洋水师将领指挥不利 |
C.李鸿章实行投降政策 |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
22.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3.
“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亚洲霸主产生。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因此具有世界意义。”该材料评述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4.
电影《大刀王五》是以戊戌变法运动为历史背景的。其中有一镜头,侠客大刀王五秘密进入监狱,准备营救被关押的好友,但他的好友执意不走,表示甘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他的好友是( )
A.康有为 | B.梁启超 | C.谭嗣同 | D.杨深秀 |
25.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日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 )
A. 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 治标不治本,没触碰封建制度
C. 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 药力过猛,难以下咽
A. 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 治标不治本,没触碰封建制度
C. 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 药力过猛,难以下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