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32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8

1.综合题(共3题)

1.
1840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遭遇了各种挫折,却仍然在孜孜以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戊戌变法的内容中,哪一点最能体现其变法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3)比较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2.
情景再现: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 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请你想一想: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3.
材料论述题:
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的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殖西方的先进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已经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制造、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都包括在内。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基于的基本思想是荒谬的。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1)材料中“自强’运动指哪一个历史事件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于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判断题(共1题)

4.
1894年,日本人在厦门开办纺织、造船等工厂,外国商品也在此大量倾销,使当地手工业纷纷倒闭。

3.选择题(共31题)

5.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6.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7.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8.
这是一座城市的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它应该是在
A.虎门
B.福州
C.上海
D.南京
9.
“1860年,强盗们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下深深的伤痕”材料中“强盗们”指
A.英法联军
B.英美联军
C.英俄联军
D.八国联军
10.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1.
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12.
我们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依据是
A.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
B.英国都是发动战争的元凶
C.都是从广东沿海地区开始的
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13.
翻开中国近代史,一道道累累的伤疤,曾经沧桑的南京让人触目惊心......有人说:“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最早在该地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不包括(   )
A.割地赔款B.开设工厂C.开放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
14.
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按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末代皇帝》②《鸦片战争》③《甲午风云》④《火烧圆明园》
A.②④③①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15.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军的战斗力不强
B.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C.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16.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这一变化主要源于《马关条约》中的哪一条款?(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7.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这份纲领性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北京条约》D.《明定国是诏》
18.
鸦片战争后,英国侵略者在和约谈判中一再企图用威胁利诱方法使中国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他们实现这种罪恶的目的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通商章程善后条约》D.《虎门条约》
19.
官逼民反,中国历史上因为剥削和压迫而引发的农民起义不计其数,其中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运动是
A.秦末农民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20.
“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这一年”是指(  )
A.1840年B.1900年C.1894年D.1856年
21.
下列内容与《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史实不符的一项是(  )
A.张三在重庆一家日本人开设的工厂做工B.李四因参加义和团而被杀
C.赵六去英国留学D.王五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座住宅
22.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B.为了打击虎门销烟
C.为了割占香港岛
D.为了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损失
23.
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通商口岸的开放B.小农经济的破产C.纺织工业的发展D.协定关税的影响
24.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鸦片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25.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定都天京B.太平军北伐C.天京事变D.天京陷落
26.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7.
回望历史,海上的衰落无疑是中国人永远的痛,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北洋舰队曾经在哪场战争中全军覆没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28.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反映出义和团的主要斗争目标是(  )
A. 清政府 B.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 资产阶级 D. 汉族地主武装
29.
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并推行“百日维新”的是
A.咸丰帝
B.慈禧太后
C.道光帝
D.光绪帝
30.
鸦片战争后,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探索,其中,探索自强求富道路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31.
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中,属于民用企业的是(    )
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汉阳铁厂D.福州船政局
32.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    )
A.洋务运动时期B.甲午战争时期
C.鸦片战争时期D.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33.
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34.
“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其导火线是哪个条约的签订(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35.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哪个过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3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