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
(2)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两例。
(3)你认为“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
(2)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两例。
(3)你认为“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某校历史小组以“近代,变化的中国”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摘自八年级上册教材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它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社会习俗的变化)
材料二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摘自人教版高中教材
(2)材料二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中的青年认为“中国革命成功了”,但也有人认为“中国革命失败了”,请你发表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思想观念的变化)
材料三 “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运动。”
——摘自八年级上册教材
(4)请举出“先进的知识分子”中的两例?这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摘自八年级上册教材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它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社会习俗的变化)
材料二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摘自人教版高中教材
(2)材料二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中的青年认为“中国革命成功了”,但也有人认为“中国革命失败了”,请你发表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思想观念的变化)
材料三 “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运动。”
——摘自八年级上册教材
(4)请举出“先进的知识分子”中的两例?这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完成下图

(2)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或者规律?
完成下图

(2)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或者规律?
2.选择题- (共23题)
4.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 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8.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进展顺序正确的是
①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永安封王,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③定都天京,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④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①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永安封王,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③定都天京,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④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C.②③④① |
D.③①②④ |
9.
“12点58分,“定远”号舰桥中弹,旗舰无法用信号旗指挥通讯。15点10分,“定远”号再次中弹燃烧,“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赶往营救,被日舰击沉。”这里描述的场景是
A.平壤战役 |
B.黄海大战 |
C.旅顺、大连战役 |
D.威海卫战役 |
11.
《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内容是
A.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D.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A.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D.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2.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
B.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3.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
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14.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火烧圆明园 |
B.占领香港岛 |
C.割占台湾 |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
15.
这是义和团运动时期流传的揭帖:“……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判断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反帝爱国运动 | B.反帝反封建运动 | C.爱国官兵的反帝运动 | D.普通的农民运动 |
16.
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的炮声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马关条约》的签订 |
D.中华民国的成立 |
17.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选项中,史实与推论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公车上书 |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
B | 百日维新 |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C | 《定国是诏》 | 标志百日维新开始 |
D | 戊戌政变 |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
A.A |
B.B |
C.C |
D.D |
19.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 B.北洋政府的建立 |
C.武昌起义的胜利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
21.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个历史没有年代……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但实际上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材料出自
A.《新青年》 |
B.《狂人日记》 |
C.《文学改良刍议》 |
D.《文学革命论》 |
22.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之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
A.武昌起义的胜利 | B.中华民国的成立 |
C.宣统帝下诏退位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
24.
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下列答案中“一次革命”与“二次革命”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没有“一次革命”就没有“二次革命” |
B.“二次革命”与“一次革命”没有任何关系 |
C.“二次革命”是“一次革命”的继续 |
D.“一次革命”和“二次革命”都是为了民主共和 |
25.
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