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九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点燃第一簇革命星火。随后不久,在嘉兴南湖之上,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船”正式启航。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共产党诞生”为题,设计了几个栏目,请您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成立条件)
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准备,1920年金华籍教育家陈望道翻译出版了第一本《共产党宣言》,同年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

(1)陈望道等人的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2)图片中的四个人物哪一个没有出席中共一大?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中,你怎样理解其中的“新”?
(4)通过以上活动探究,你能从中得出怎样的认识?
(成立条件)
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准备,1920年金华籍教育家陈望道翻译出版了第一本《共产党宣言》,同年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

(1)陈望道等人的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2)图片中的四个人物哪一个没有出席中共一大?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中,你怎样理解其中的“新”?
(4)通过以上活动探究,你能从中得出怎样的认识?
2.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图片资料

材料二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已经五十多年了……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2)如何正确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3)根据材料三,孙中山为了“彻底的革命”,反对的是什么?
材料一 如图,图片资料

材料二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已经五十多年了……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材料三 “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又要反抗帝国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人民都来解放。”——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资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2)如何正确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3)根据材料三,孙中山为了“彻底的革命”,反对的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如图)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3)写出近代中国社会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如图)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3)写出近代中国社会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
4.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2.选择题- (共19题)
6.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 , 可以能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地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8.
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 B.赔款白银4.5亿两 |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D.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10.
某部电影中有如下片段:1894年9月,黄海大东沟,中国北洋舰队致远号朝日舰撞去,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请你为该电影题名,最适合的片名是( )
A.《火烧圆明园》 | B.《甲午风云》 | C.《太平天国》 | D.《武昌起义》 |
13.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14.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火烧圆明园 |
B.占领香港岛 |
C.割占台湾 |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
15.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17.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22.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
A. 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B. 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C.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 参加井冈山会师
A. 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B. 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C.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 参加井冈山会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