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制)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9528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3

1.综合题(共3题)

1.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西方列强的侵略史和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战后签订了什么条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
材料二:

(2)读年代尺写出B、C侵华战争的名称;B战争爆发前后,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一国家?
(3)用一句话概括C战争对中国造成的重大影响?
材料三:结果京师再陷,朝廷狼狈出亡,……结果赔偿巨款,京津一带驻兵,形同异域,清政府完全在外人宰制之下,中国已失去独立的精神。

——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

(4)材料四中“京师再陷”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写出条约中哪一条款可以证明“满清政府完全在外人宰制之下,中国已失去独立的精神”?
(5)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材料涉及之外的条约内容一项,并说明条约的影响。
2.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放眼世界,寻求强国御辱之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注: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可以勤远略(注:远方的国防战略事务)。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写出一例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的名称。
材料二:……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2)材料二中李鸿章如此“伤感”的原因是什么?
(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洋务运动。
(立宪之梦)
材料三:

(4)材料三中的两位历史人物是中国什么事件的领导人?揭开这一运动序幕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共和之路)
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全集》

(5)孙中山在上述材料中表述的革命理想被概括为什么?辛亥革命最为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说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在当时没有完全实现?
(思想风暴)
(6)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一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运动。这场运动是什么?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规律总结)
(7)上述材料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经历了哪三次变化?请以示意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拒签和约”是……的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决斗争。天津、陕北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学生代表激愤地说“…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
时间
5月大事记
4日
北京大学等三千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军警镇压
8日
总统要求审判学生,整顿学风
9日
蔡元培辞去北京大学校长之职
10日
32名学生受审
14日
政府命令武力镇压学生活动
19日
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开始罢课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今年是该事件爆发多少周年?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学生斗争的两种方式分别是什么?
(3)这一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一指出,该事件还实现了哪些直接目标?
(5)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请写出最能反映这场运动性质的口号。并指出这场运动的性质。
(6)学生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精神?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弘扬这种精神?

2.选择题(共27题)

4.
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关天培
D.邓世昌
5.
有关如图文献《资政新篇》理解错误的是
A.主张买卖人口和使用奴婢
B.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资本主义方案
C.主张向西方学习
D.太平天国后期所颁布的
6.
2015年9月,中国考古人员在黄海海域发现了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残骸,顿时让人联想到:英勇抗贼,英雄殉国,海魂永存。这位英雄是
A.戚继光
B.邓世昌
C.左宗棠
D.左宝贵
7.
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血泪史,也是一部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清帝《退位诏书》
9.
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护国运动
②“二次革命”
③宋教仁案
④袁世凯称帝
A.④②①③B.④②③①C.③②④①D.②④①③
10.
某校准备举办太平天国运动陈列展,请你将以下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
①金田起义
②北伐
③定都天京
④天京陷落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①②④
11.
近代前期,中国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
A.战争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B.人口的多少决定战争结局
C.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12.
1861年的某一天,法国军人巴特雷写信给雨果,炫耀“这次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雨果回信谴责“这次远征”是“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巴特雷和雨果往来信件中讨论的事件是( )
A.英法联军占领天津B.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13.
导致如下图中1843年前和1843年清朝纺织原料及纺织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英国机器纺织品的倾销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马关条约》签订
14.
“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  )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B.军民体质下降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D.白银大量外流
15.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B.香港岛
C.台湾D.辽东半岛
16.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7.
中山陵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统观念,又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孙中山的下列哪些活动和功绩“唤起了民众”
①成立兴中会;
②创建中国同盟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建立了中华民国;
⑤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8.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查找有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资料,应选的刊物是
A.《申报》
B.《新青年》
C.《时务报》
D.《民报》
19.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发动护国战争,护国军北上讨袁的原因是
A.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
20.
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
21.
新文化运动是( )
A.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D.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
22.
“北洋舰队的覆灭并不是一场战役的失败,而是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的失败。”“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指的是()
A.辛亥革命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
23.
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24.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
25.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
26.
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
A.民国12年B.民国13年C.民国14年D.民国15年
27.

如图表示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过程,请据图分析作答:

28.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29.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B.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D.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30.
《全球通史》中写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
A. 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