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二中片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27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4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一: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条约二: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条约三: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材料二:109年前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2007年《复兴之路》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个条约名称分别是什么?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请列举此次变法的两位代表人物。
(3)材料三中的“革命”是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材料三中的“革命”期间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12.)

材料三:“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并说出孙中山为领导革命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康有为和孙中山都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都共同反对什么体制?
(4)材料三中“两位先生”代表什么?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3.
近代以来,在抗击外敌的战场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载入史册,并将永远激励后人、启迪后人。请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哪一事件的浮雕?图2再现了抗击外来侵略的哪一战役?图3再现了中国近代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它是哪一事件?
(2)李明同学为历史小报搜集了下列人物图片,请协助他完成资料卡。

(3)读下列言论,你觉得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中国军民在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中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大都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2.选择题(共29题)

4.
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黄花岗起义
5.
当地时间2018年4月11日,国宝西周青铜器虎鎣,被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以41万英镑拍出。拍卖行称“它是直接从圆明园里‘获取’的,它是英国军队‘合法’报酬。”对此,中国国家文物局表示强烈谴责。“它是直接从圆明园里‘获取’的”是指
A.英军火烧圆明园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法军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6.
我们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依据是
A.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
B.英国都是发动战争的元凶
C.都从进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始
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7.
下列人物,挫败英俄分裂新疆的阴谋,为巩固我国西北边防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8.
某校历史小组以“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内容,不属于这主题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9.
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85岁的张三说:“我参加鸦片战争抗击英军。”75岁的李四说:“我看见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50岁的王五说:“我读过《万国公报》。”45岁赵六说:“我家现在住在东交民巷。”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10.
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1.
下面四幅图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创办的一些工业企业,其中属于军事工业的是
A.
B.
C.
D.
12.
《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A.教育制度
B.科举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13.
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个不平等条约中,都具有的内容是(  )
A.割地B.赔款
C.开设工厂D.开放通商口岸
14.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15.
在我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与爱国将领邓世昌的英勇事迹相关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犯下了滔天罪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 )
A.南京大屠杀B.旅顺大屠杀C.九连城大屠杀D.威海卫大屠杀
17.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
A.增进中英友好往来B.帮助中国对外开放
C.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D.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18.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 )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19.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这份纲领性文件是(  )
A.《临时约法》B.《资政新篇》
C.《北京条约》D.《明定国是诏》
20.
林则徐禁烟运动的主要意义在于(  )
A.维护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D.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利益
21.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22.
19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巨变”指的是()
A.中国的大门首次被打开B.香港岛被英国割占
C.中国的社会性质改变了D.出现了租借地
23.
一个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其时间最早可能在()
A.签订《辛丑条约》后B.签订《北京条约》后
C.签订《南京条约》后D.签订《马关条约》后
24.
中国近代史上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5.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主张白话写作
B.反对儒家学说
C.宣传民主科学
D.提倡平等自由
26.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民权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27.
下面是小明同学收集到的一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史B.中国人民屈辱史
C.中国近代化探索史D.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28.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
29.
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
A.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B.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C.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D.袁世凯颁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30.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国内直接引发的事件是(  )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公车上书
C.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D.辛亥革命的爆发
31.
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   )
A.西方列强B.满族人民
C.满清贵族(清政府)D.少数民族
32.
“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