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第三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26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5

1.选择题(共63题)

1.
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黄花岗起义
2.
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第一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3.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是在
A.金田村
B.东乡
C.永安
D.天京
4.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站在南京古城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中共“一大”召开    ③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④蒋家王朝的灭亡 ⑤30万军民惨遭日本侵略者屠杀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5.
回顾历史,近代发生在上海的事情有
①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申报》的创刊
③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④五四运动爆发
⑤中国共产党诞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⑤
6.
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
7.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中华民族再次蒙受沉重灾难,之所以说这场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起因和性质相同
B.都是英国发动的
C.结果都是清政府战败
D.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8.
《辛丑条约》规定要改总理衙门为
A.外务省
B.外务部
C.总务部
D.外检部
9.
标志着鸦片贸易在中国合法化的事件是
A.《天津条约》的签订
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
C.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D.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
10.
永安建制后,封号与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杨秀清——东王
B.石达开——西王
C.冯云山——南王
D.韦昌辉——北王
11.
(题文)使太平天国运动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的事件是( )
A.西征B.北伐C.定都天京D.永安建制
12.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A.反帝爱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
13.
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中国人是
A.洪秀全
B.洪仁玕
C.孙中山
D.蒋介石
14.
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主要是因为( )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制定了较完整的革命纲领D.对清政府的打击空前严重
15.
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以下各个方面的重大事件和主要领导人对应不正确的是
A.近代史的开端——虎门销烟——林则徐
B.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奕
C.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康有为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
16.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17.
中国近代史上最先进行反帝反封建侵略斗争的阶级是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工人阶级
D.资产阶级
18.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今天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与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有关的战争是( )
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19.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报刊是
①《万国公报》
②《民报》
③《国闻报》
④《时务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20.
维新变法的失败最能说明的是(   )
A.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C.有顽固派存在,中国社会就不可能进步D.光绪皇帝没有实权
21.
下列事件与孙中山先生无关的是
A.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B.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辫令
C.发动和领导武昌起义
D.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2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真正的传播是在
A.辛亥革命后
B.十月革命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23.
在云南组织护国军,领导云南独立的将领是
①蔡锷
②黄兴
③李烈钧
④唐继尧
⑤陆荣廷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
下列最体现袁世凯想当皇帝野心的事件是
A.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C.袁世凯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D.修改总统选举法
25.
袁世凯死后,直接导致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在各派军阀中掌握北京政府的是
A.冯国璋的直系军阀
B.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C.张作霖的奉系军阀
D.唐继尧的滇系军阀
26.
中国同盟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这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
B.积极发动人民参加革命
C.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
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27.
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的结束。
A.君主专制制度
B.专制统治
C.封建统治
D.君主立宪制
28.
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29.
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B.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客观上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30.
下列工业中属于李鸿章创办的有
①轮船招商局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汉阳铁厂
④湖北织布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1.
之所以把洋务运动看做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主要是因为( )
A.是在内忧外患时出现的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使部分企业开始采用机器生产D.它向西方学习
32.
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指其是一场运动。
A. 文化
B. 反复辟
C. 民主
D. 反封建
33.
新文化运动实际是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可以从下列哪项中反映出来
A.提倡民主
B.提倡科学
C.提倡新道德
D.提倡新文学
34.
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主义。
A.民族B.民权C.民生D.民享
35.
下列事件与辛亥革命发生在同一年的是
A.黄花岗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萍浏醴起义
36.
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运动
B.青年学生追求民主、科学的运动
C.学习西方的文化运动
D.资本主义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运动
37.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次合作的共同基础是由决定的。
A.主要社会矛盾
B.社会性质
C.国民党的阶级性质
D.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38.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北京(北平)的有
①五四运动的爆发
②一二•九运动的发生
③《双十协定》的签订
④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9.
国民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国人民的深刻教训,不包括(   )
A.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
C.必须坚持武装斗争
D.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40.
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政府的成立。
A.南京国民
B.广东国民
C.武汉国民
D.北洋军阀
41.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的召开。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42.
1919年五四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国共合作实现
43.
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和目标包括
①领导工人运动
②打倒封建军阀
③争取民族独立
④实现共产主义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44.
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是
A.瑞金
B.延安
C.大别山
D.井冈山
45.
为了阻止日军打通南北战场,国民政府与日军进行了 (  )
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长沙会战
46.
“介石先生慧鉴:恩来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的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谨启。国民党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这段材料说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己经正式形成
B.八路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中国共产党尚未走向成熟
D.在特定时期,阶级矛盾服从民族矛盾
47.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三次会战,企图占领
A.广州
B.南京
C.上海
D.长沙
4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49.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A. 瑞金     B. 太原 C. 延安 D. 西柏坡
50.
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关键是( )
A.国民党内亲日派企图置蒋于死地
B.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C.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
D.中共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努力
51.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入。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52.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是在( )
A.台儿庄战役B.武汉会战C.第三次长沙会战D.豫湘桂战役
53.
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该战役(  )
A.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B.是抗战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
C.有效地破袭了日军的交通线D.使日军基层军官损失殆尽
54.
***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
55.
人们习惯的称呼中有时会有一些洋字,比如洋火(火柴)、洋油(煤油)、洋车子(自行车)等,这是因为
A.我国一直不能生产这些产品
B.近代我国民族工业落后,许多用品需要进口
C.外国商品全部占领了我国的市场
D.近代我国民族工业主要发展重工业
56.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反映的是
时期
发式
服饰
称谓
礼节
脚形
1911年前
剃发留辫
顶戴花翎长袍马褂
大爷老爷
跪拜作揖
缠足
1911年后
强令减辫
中山装旗袍
先生某君
鞠躬握手
天足
 
A.大众传媒的发展
B.习俗风尚的变革
C.交通工具的更新
D.通讯设施的完善
57.
压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头上的三座大山是( )
A.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B.帝国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C.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维新派、官僚资本主义
D.帝国主义、开明的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
58.
1912至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A.煤炭和钢铁业
B.铁路和公路
C.建筑和纺织业
D.纺织业和面粉业
59.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促使中国社会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化的因素有
①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的变革
③教育的变革
④中西文化交汇碰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0.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
②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③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1.
在20世纪初的上海,人们可以做到的事是()
①看《申报》 ②坐飞机 ③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④拍电报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62.
以下不属于民国政府时期社会习俗方面巨大变化的是
A.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B.中山装成为那时最具特色的服装
C.废除科举制
D.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
63.

下列生活行为,不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