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3题)
4.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站在南京古城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中共“一大”召开 ③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④蒋家王朝的灭亡 ⑤30万军民惨遭日本侵略者屠杀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中共“一大”召开 ③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④蒋家王朝的灭亡 ⑤30万军民惨遭日本侵略者屠杀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7.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中华民族再次蒙受沉重灾难,之所以说这场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起因和性质相同 |
B.都是英国发动的 |
C.结果都是清政府战败 |
D.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
15.
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以下各个方面的重大事件和主要领导人对应不正确的是
A.近代史的开端——虎门销烟——林则徐 |
B.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奕 |
C.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康有为 |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 |
16.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
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28.
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 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
29.
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
B.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
C.客观上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
46.
“介石先生慧鉴:恩来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的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谨启。国民党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这段材料说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己经正式形成 |
B.八路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C.中国共产党尚未走向成熟 |
D.在特定时期,阶级矛盾服从民族矛盾 |
51.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入。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 |
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 |
53.
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该战役( )
A.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 B.是抗战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 |
C.有效地破袭了日军的交通线 | D.使日军基层军官损失殆尽 |
55.
人们习惯的称呼中有时会有一些洋字,比如洋火(火柴)、洋油(煤油)、洋车子(自行车)等,这是因为
A.我国一直不能生产这些产品 |
B.近代我国民族工业落后,许多用品需要进口 |
C.外国商品全部占领了我国的市场 |
D.近代我国民族工业主要发展重工业 |
56.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反映的是
时期 | 发式 | 服饰 | 称谓 | 礼节 | 脚形 |
1911年前 | 剃发留辫 | 顶戴花翎长袍马褂 | 大爷老爷 | 跪拜作揖 | 缠足 |
1911年后 | 强令减辫 | 中山装旗袍 | 先生某君 | 鞠躬握手 | 天足 |
A.大众传媒的发展 |
B.习俗风尚的变革 |
C.交通工具的更新 |
D.通讯设施的完善 |
57.
压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头上的三座大山是( )
A.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
B.帝国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
C.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维新派、官僚资本主义 |
D.帝国主义、开明的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 |
59.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促使中国社会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化的因素有
①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的变革
③教育的变革
④中西文化交汇碰撞
①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的变革
③教育的变革
④中西文化交汇碰撞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60.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
②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③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
①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
②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③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9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