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二: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
材料三: 百年求新为图强,挽救危亡看康梁。中山更要建共和,天下无人奉君王。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任举两例)?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哪些事件?
(3)通过上述史实的学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材料一: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二: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
材料三: 百年求新为图强,挽救危亡看康梁。中山更要建共和,天下无人奉君王。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任举两例)?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哪些事件?
(3)通过上述史实的学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2.
电视台《今日关注》栏目:各位观众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本杂志《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礼教……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文学……”。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青年杂志》创办标志着哪一运动的开始?“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事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该事件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正统思想——孔孟之道,你认为在我们今天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1)《青年杂志》创办标志着哪一运动的开始?“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事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该事件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正统思想——孔孟之道,你认为在我们今天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3.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写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和最能反映其性质的口号?
(2)6月3日后,运动的中心转移到哪?运动的主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伟大胜利。
(4)作为当代青年,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1)写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和最能反映其性质的口号?
(2)6月3日后,运动的中心转移到哪?运动的主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伟大胜利。
(4)作为当代青年,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2.选择题- (共9题)
4.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 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6.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
A.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 B.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
C.变法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 D.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11.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