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古治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952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7

1.选择题(共1题)

1.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功者的背后,都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B. 看着小李那滑稽可笑的动作,大家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C. 人在年少时往往血气方刚,做事缺乏周密的考虑。
D. 李自成连一座城池也没有破过,可见他的兵力微不足道

2.字词书写(共1题)

2.
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闻一多先生,是卓越(______)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2)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______)。
(3)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yǐ shēn zuò zé)________________。
(4)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qīn pèi)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各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以“望”字贯穿全篇,表现出青年诗人的远大志向和广阔胸怀。
B. 诗歌开篇以问答的形式,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大地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表现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C. 五、六句写泰山上面层层白云涌现,变化多端,诗人望之,心胸激荡,极目仰望,归鸟回旋,飞还山林。
D. 最后两句写诗人不怕困难,登上顶峰,俯视一切,是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形象体现。
【小题2】简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钟”字或“割”字的妙处。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处世之道

①经常听人说起母亲的热心肠,可在我看来,母亲做事极啰嗦。

②陪母亲去姐姐家,刚上52路公共汽车,屁股还没暖热座,母亲就急急地拉着我走下去,以为到姐姐家了。谁知,母亲在路边停下来,说还要再乘下一辆公共汽车。母亲告诉我,刚才为了给一位年轻人让座,故意下车的。她发现那年轻人跛脚,腿有毛病。我立马不高兴了,责怪母亲:“ ”我埋怨母亲做事拖泥带水不简洁,母亲却说:“如果我们一弱一小把座位直接让给那个年轻人,他肯定不会接受的。即使坐下了,他心里也会不舒服。我们下车了,这样他才坐得愉快和舒心。”

③还有一次,我跟母亲去超市买东西,付了钱,母亲却不走。我不耐烦地拽母亲。直等到超市老板离去,母亲才快步走到收银台,对服务员说,刚才你多找给我50元钱,现在退还给你。服务员这才明白过来,她把母亲付给她的一张50元钱,当成100元了。我又气又觉得可笑,本来极简单的事,竟搞得这样复杂,当时把钱退回去不就得了。

④可后来的一天,我却突然改变了母亲的看法。

⑤那天母亲领我逛街,遇到了那家超市的收银员。收银员紧紧握住母亲的手,感动地说:“如今找个工作不容易。那次,如果你当着老板的面,把钱退回去,我会被辞退的。”她十分感谢母亲,并表示以后会更加认真工作的。

⑥我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悟出了母亲的处世之道。母亲做事极啰嗦,但啰嗦的背后是一种善良,以及对他人至诚的默默呵护!

【小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做的两件极啰嗦的事。
【小题2】揣摩第②段我的心理活动请在文中空缺处添上一句恰当的话。
【小题3】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③段中的加点词语,分别说说母亲这样做的原因。
【小题4】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离不开友善与爱心。请说说文中母亲的处世之道带给我们的启示。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谁会错过那番花信风

①听窗外呼呼的风声。我知道,这番风一来,杏花便要开了。而我,却像枯藤般缠绵在病床上。

②门被轻轻推开,我的主治医生进来了。他与别的医生没什么两样,也只会对我说:“别着急,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可是,每转院一次,我的希望都会熄灭一块。此时,我的心几乎“黑屏”。医生翻看我这一周的各种化验单。我清楚地知道,我的情况并没有任何好转。点滴瓶渐渐空掉,小护士在为我拔针头时,忽然问了一句:“您知道什么是花信风吗?小侄女今早问我,您是老师,也许会知道。”

③这句话刺痛了我的心。沉默了一会儿,我静静地回答:“花与风之间有着自己的约定,每年从1月到5月,共有二十四番风。一番风来,一种花开。一番吹开梅花,二番吹开山茶,三番吹开水仙……直到天暖,直到所有的花都开好。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这样的风叫花信风。现在吹的是第十一番,叫杏花风……”我的喉头哽住了。去年此时,也是这样的风啊!我领着一群孩子,小鸟般飞出校园。风舞动着头发,杏花开成了海。孩子们簇拥着我,用花开般柔软的童音唱着:“一番梅花,二番山茶,三番水仙……”小护士呆住了,她孩子般喃喃着:“多美的约定,多美的风,简直像童话……”连我的主治医生,也放下那叠化验单,侧耳诗听着窗外的风声。我的泪,再也无法控制大滴大滴流出来。

④那天,主治医生温和地问我,愿不愿意为他的学生们上节课。我知道这所医院附属于医学院,他还兼着学生们的课。有时,讲到某个不常见的病例时,会请病人去配合上课。我无语,我有我的自尊,不想被人推到讲台上,在众目睽睽下,在那些充满青春气息的年轻人之间,展示我萎缩的四肢和晦暗的病容。他微微一笑:“上课的事不急,外面风很暖,我推你出去走走。”

⑤轮椅缓缓前行,外面的一切熟悉又陌生。草绿得逼人的眼,杏花如雪。几片花瓣被小鸟踏落,恰恰飘到我脸上。有个女生微微一笑,俯下身,一片一片,为我拂去脸上的花瓣。纤细而灵活的手指,挨着我的脸,有种善意的暖。我心动了,就算是当教具,在这样的花开时节,为这样的学生,也是值得的。我决定配合他们上一节课。

⑥第二天早晨,天气晴好,主治医生推着我出了病房。我想到马上就要以这般狼狈的模样,面对几十双好奇的眼睛,心仿佛裂开了千万条缝,凉风没完没了地灌进来。可是,他竟把我推到一棵花树下。学生们早已排队等候,向我鞠躬问好。我还看到一位气质温婉的老太太,主治医生介绍说她是他的老师,我不禁愕然。主治医生蹲下身子,调整着轮椅的靠背。一个男生替我将枕头垫好,有个短发女生细心地用毛巾被盖住我的腿。我越发惊诧:把教具盖得这样严实,怎样给大家展示病变的特征呢?主治医生含笑对我说:“那天,我向同学们提起了花信风,大家都很感兴趣。现在,请你给我们讲讲吧。”我怔住了。一瞬间,所有不安与悲凉,都潮水般退却,我的心中一片温润。从花叶间望出去,天空蓝得像童话,阳光穿过繁花,在每个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⑦我为他们讲花信风的由来,讲与花信风有关的诗词……学生们轻轻的鼓掌,老人眼里有默默的赞叹,主治医生则微笑着,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我情不自禁地,讲起我的那些孩子们:他们有的安静,有的活泼,每个人都是我心头的一朵花。朵朵都叫人爱不够,朵朵都叫人想念。

⑧那位老人笑了:“姑娘,你是个懂得爱的好老师,是孩子们生命里的花信风。”她慈和的目光,仿佛能看到我的心里去:“姑娘,我30岁时也患过格林巴利综合症,跟你现在的情况一模一样。”我张大了眼睛,呆呆看着她。“可是,你看现在的我,不但照常上课,还能登山,拉琴,跳舞,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老人握住我无力的手指,主治医生站在她的背后,默默微笑。我的心猛地一震,仿佛有风忽然掠过,惊醒了心底那些沉睡的渴望。

⑨又是一个春天,我终于痊愈,终于站在了讲台上。我给新一级的孩子们讲花信风:它懂得所有植物的梦想,它坚守着与每朵花之间的约定,它带着二十四番耐心,二十四番热诚,一遍遍叫醒沉睡的花朵。

⑩就算病过,枯萎过,可谁会错过,那一番又一番美丽的花信风呢?

【小题1】第③段写“我”回忆和孩子们去赏花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小题2】分析文章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有个女生微微一笑,俯下身,一片一片,为我拂去脸上的花瓣。
(2)我想到马上就要以这般狼狈的模样,面对几十双好奇的眼睛,心仿佛裂开了千万条缝,凉风没完没了地灌进来。
【小题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谁会错过那番花信风”这个题目含义的理解。

5.对比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有仙则(____)   (2)无案牍之劳(____)
(3)不可玩焉(____)   (4)亭亭净(____)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小题3】以上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请分别写出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高洁志趣。

6.名著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直到半夜,他还合不上眼。希望使他快活,恐惧使他惊惶,他想睡,但睡不着,四肢像散了似的在一些干草上放着。什么响动也没有,只有天上的星伴着自己的心跳。骆驼忽然哀叫了两声,离他不远。他喜欢这个声音,像夜间忽然听到鸡鸣那样使人悲哀,又觉得有些安慰。

【小题1】选段中的“他”是名著《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作者是____________。有“人民艺术家”的美誉。
【小题2】本书以主人公的奋斗和毁灭作为线索,记录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结合全书内容,说说你获得的阅读感悟。

7.综合性学习(共1题)

8.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最能体现出汉语的独特魅力。某校开展“走近奇妙对联,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请完成以下题目。
(1)阅读下面的对联,选择相应的店铺对号入座。
A.油漆店 B.裁缝店
①好将妙手夸针巧,漫把春光细剪裁。 (____)
②此是春华秋实事业,并非东涂西抹文章。   (____)
(2)下面是一副拆乱了的对联,请你运用学过的对联知识,重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精华   传统   学习   经典   继承   国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