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堕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
材料二: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2)材料二中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性质是什么?
(4)材料二中所述的“自救之路”事件的目的是什么?概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
材料一:7月30日晚,会议刚开始不久,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言语慌张,形迹可疑。代表们随即分散离开。十几分钟后,法国巡捕就包围并搜查了会议地点。……第二天,代表们在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开会。
(1)材料一指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距今(2018年)有多少周年?这次会议的中心任务是什么?材料二:“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是新时代我国治国理政方略。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召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和这次会议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材料三:1935年1月,***在会议上批判了军事上的“左”倾错误和在各方面的表现……他又用了一、二、三、四次反“围剿”胜利的事实,批驳了用敌强我弱的客观原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做辩护观点。***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
(3)材料中的这次会议在什么地方召开?这次会确立了谁的正确主张?材料四: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4)材料四指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大会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5)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中国革命过程中党召开的历次会议有什么共同作用?
2.选择题- (共14题)
A.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 B.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
C.大国强权政治 | D.君主专制制度 |
A.是北伐战争的主战场 |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C.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地点 | D.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
A.新文化运动 | B.五四运动 | C.四五运动 | D.一二·九运动 |
A.抗日战争时期 | B.十年内战时期 | C.国民革命时期 |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
A.外国列强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 | B.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C.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烧毁圆明园 | D.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
A.鸦片战争爆发 |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C.《马关条约》签订 | D.《辛丑条约》签订 |
A.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
B.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D.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