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23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4

1.判断题(共1题)

1.
史实辨析题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甲午中日战争”的时事报道,请判断正误,正确的划正确,错误的划错误。
(1)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天津条约》
(2)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3)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4)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5)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综合题(共2题)

2.
材料解析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倡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为稍后而起的维新运动做了重要准备。

——《中国全史》

材料三:“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列举三则材料中为中国近代化做出贡献的代表人物。(每则材料至少两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写出2点)
(4)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无数仁人志士走上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如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材料三:如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示意图

材料四:北伐初期,国民政府制定了“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策略,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分化了敌人的势力……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1)材料一中所示的刊物是在何时何地由谁创办的?该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写出2点)?
(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最能体现该事件性质的是哪一口号?
(3)材料三中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在哪个组织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4)材料二、材料三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关系?
(5)根据材料四概括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战略战术是什么?并归纳北伐战争能够胜利进军的原因?

3.选择题(共20题)

4.
《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列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开放通商口岸
5.
1854 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据此推断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为“亚罗号”船员伸冤B.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为维护鸦片贸易D.为了增加与中国的商业贸易
6.
1858年11月8 日清钦差大臣桂良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上海签订条约。主要内容:“(1)海关聘用英人;……(4)允许鸦片进口,每百斤纳进口税银三十两。”此条约为(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7.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战争分别指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观察表格,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通商口岸的开放B.小农经济的破产
C.纺织工业的发展D.协定关税的影响
9.
太平天国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的方案是( )
A.创立“拜上帝教”B.定都天京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D.提出《资政新篇》
10.
促使太平天国开始由盛转衰局面的事件是( )
A.定都天京B.天京事变C.天京陷落D.洪秀全病逝
11.
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镶嵌有八块汉白玉浮雕,之所以把《虎门销烟》作为其第一块的内容,主要是因为它(  )
A.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D.是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
12.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占领香港岛
C.割占台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13.
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4.
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A.《革命军》
B.《民报》
C.《国闻报》
D.《时务报》
15.
1894年,孙中山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宗旨创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同盟会B.华兴会C.兴中会D.光复会
16.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
17.
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规定参议院行使行政权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D.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18.
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次行动是( )
A.强学会的成立B.《马关条约》的签订C.公车上书D.百日维新的开始
19.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0.
《武汉赋》描述了一桩发生在武汉的历史事件:“壮哉!武昌起义,一枪打翻君主专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桩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1.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是指(  )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2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23.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五四运动的爆发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中华民国的成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