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县华兴联谊学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八年级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21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7

1.综合题(共2题)

1.
材料一:“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岛等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
材料四:“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1)材料一、二、三分别是什么战争后签订的什么条约?
(2)指出材料二中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款是什么?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3)指出材料三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什么?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什么影响?
(4)从地理位置看,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开放通商口岸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指出这一时期(1840年-1901年)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5)材料四选自什么文件?该文件有何局限性?
2.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李鸿章。
材料二:“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是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梁启超
材料三: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了什么探索活动?该活动有何积极作用?列举李鸿章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一例。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因“制度上感觉不足”,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开展的探索活动分别是什么?这两次探索活动对我们有何启示?
(3)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活动中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对中国有什么相同的作用?
(4)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是什么?

2.选择题(共12题)

3.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B.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4.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通过这一歌谣,可以分析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反封建的农民运动D.反帝爱国运动
5.
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不平等条约割让九龙的一部分给英国,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该条约是( )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瑷珲条约》
6.
(题文)《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提出者是(    )
A.洪秀全B.石达开C.洪仁玕D.韦昌辉
7.
在近代史上,曾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
①俄国 ②法国 ③英国  ④日本 ⑤美国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
8.
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刊物中,居于南北舆论界领导地位的是( )
A. 《中外纪闻》《湘学报》 B. 《时务报》《国闻报》
C. 《洲学报》《知新报》     D. 《天演论》《变法通议》
9.
下列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人物和著作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邹容——《革命军》
C.陈天华——《猛回头》D.孙中山——《警世钟》
10.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及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通过一部法律文件对新的政治体制进行了设计,这部法律文件就是( )
A.《中华民国约法》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史料中孙中山讨伐的是
A.段祺瑞
B.袁世凯
C.冯国璋
D.曹锟
12.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掌握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的是(    )
A.皖系军阀B.直系军阀C.奉系军阀D.桂系军阀
13.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一五”计划
14.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