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四中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20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6

1.简答题(共1题)

1.
1894年,日本人在福州开办纺织、印刷等数十家工厂,大量产品倾销市场,导致当地手工业作坊纷纷倒闭。以上场景是否符合史实,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2.综合题(共2题)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林则徐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上下大为震动。1839年英国女王决定对中国发动一场“贸易战争…………”一纸战败条约大大改变了中国社会。
材料二;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材料三 《辛丑条约》的签订

(1)材料一中的“贸易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请说一说这场战争的历史背景。
(2)材料一中“一纸战败条约大大改变了中国社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材料二中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请问是谁有这一认识?他有什么著作?
(4)《辛丑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对中国影响最深?为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国贼曹汝霖等人。
——“五四”运动口号
材料二:“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外争国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列举一条)
(2)在“五四”运动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思想条件的事件是什么?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3)90多年来“五四”运动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五四”精神的内涵。

3.选择题(共24题)

4.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B.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5.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6.
19世纪末,风起云涌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兴起在今天的( )
A.山东B.河北C.天津D.北京
7.
1861年,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写到:“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在信中,雨果谴责的是(  )
A.英国殖民者B.英法联军
C.沙俄侵略军D.八国联军
8.
1839年3月,某大臣到广州队各国商人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暂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该 “大臣”是(  )
A.陈化成B.关天培C.林则徐D.邓世昌
9.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B.香港岛
C.台湾D.辽东半岛
10.
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  )
①民族    ②民权    ③民主    ④民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
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主要是由于这场革命(    )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D.推翻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2.
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中国开始走上自由民主的道路
C.中国的社会性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中国依然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13.
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   )
A.西方列强B.满族人民
C.满清贵族(清政府)D.少数民族
14.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15.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
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
16.
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    )
A.民主与科学B.民主与进步C.科学与进步D.民生与科学
17.
在《狂人日记》中,指出封建伦理道德是“吃人的礼教”的人物是:(    )
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
18.
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中,都起到领导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
①陈独秀 ②胡适 ③*** ④李大钊
A.①②B.①③④C.①④D.②③④
19.
标志着蒋介石叛变革命的事件是
A.四一二政变B.马日事变C.七一五政变D.九一八事变
20.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
A.广东陆丰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陕甘宁革命根据地D.广东革命根据地
21.
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    )
A.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战败国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新文化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2.
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一个展厅的展览主题是“开天辟地”。该展览主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23.
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目的是:(    )
A.统一全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B.夺取吴佩孚等军阀的地盘
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D.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24.
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
A.蒋介石B.李宗仁C.叶挺D.彭德怀
25.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会师
B.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C.红军渡过金沙江
D.召开遵义会议
26.
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
A.近代史的开端B.近代化的起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当时担任校长的是()
A. 蒋介石 B. 孙中山 C. 周恩来 D. 叶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