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曾国藩、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所在地 |
B.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所在地 |
2.判断题- (共1题)

正确反映的在括号内写“正确”;错误反映的在括号内写“错误”;未涉及的在括号内写“未涉及”。
(1)这三场战争都发生在19世纪。
(2)这三场战争的发动者都有英国。
(3)这三场战争逐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4)鸦片战争后英国取得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等特权。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侵略者占领了北京。
3.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1874年,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主要依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后来,遇到新工艺时,也只是暂时雇佣少数洋匠。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摘自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认为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陈独秀认为可以救治中国的“两位先生”指的是谁?
(3)结合三则材料,你发现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1908年孙中山说:“扶清灭洋之义和拳……为千古所未闻,然足见中国人民有敢死之气。”同时又说:“清廷有排外之举,假拳党以自卫,有杀洋人、围使馆之事发生,因而八国联军之祸起矣。”
——顾则徐《清末民初思想领袖评价义和团总览》
材料三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己成衰落或已丧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之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器不良之故……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之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实行了怎样的土地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实行这种土地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2)先概括材料二中孙中山的观点,然后指出这种观点与其革命主张有何联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两次农民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了什么?
(1)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侵略战争开始于什么时候?它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在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中国赔款最多的条约是什么?《南京条约》割让给英国的中国领土是哪里?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请列举两个中国军民在四次侵华战争期间为国牺牲的英雄事例。
4.选择题- (共14题)
A.二十六年 | B.二十七年 | C.四十九年 | D.五十年 |
A.满汉地主阶级勾结镇压 | B.中央与地方武装联合绞杀 |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 D.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

A.中外联军攻占天京城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 D.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
A.张义 | B.李辛 | C.王平 | D.赵洋 |
A.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
C.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D.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
A.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B.经历了清朝晚期和中华民国两个时期 |
C.中国人民从此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 |
D.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逐渐形成到确立的历史 |
A.保护鸦片贸易 |
B.割占中国领土 |
C.打开中国市场 |
D.争取外交平等 |
A.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
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
5.填空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