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近代以来,在抗击外敌的战场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载入史册,并将永远激励后人、启迪后人。请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哪一事件的浮雕?图2再现了抗击外来侵略的哪一战役?图3再现了中国近代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它是哪一事件?
(2)李明同学为历史小报搜集了下列人物图片,请协助他完成资料卡。

(3)读下列言论,你觉得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中国军民在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中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大都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1)图1是哪一事件的浮雕?图2再现了抗击外来侵略的哪一战役?图3再现了中国近代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它是哪一事件?
(2)李明同学为历史小报搜集了下列人物图片,请协助他完成资料卡。

(3)读下列言论,你觉得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中国军民在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中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大都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2.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制度变革)
材料二 戊戌变法后,“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的两位代表人物。
(思想解放)
材料三 从1915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
(3)材料三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试举一个当时“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
(新的征程)
材料四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4)材料四中“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近代历史探索的感悟。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制度变革)
材料二 戊戌变法后,“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的两位代表人物。
(思想解放)
材料三 从1915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
(3)材料三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试举一个当时“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
(新的征程)
材料四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4)材料四中“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近代历史探索的感悟。
3.
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奋发图强,实现民族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分别是哪三场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什么条约?
材料二 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
(2)材料二中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不平等条约的哪些规定有关?
(3)三个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材料一:

(1)材料一分别是哪三场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什么条约?
材料二 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
(2)材料二中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不平等条约的哪些规定有关?
(3)三个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2.选择题- (共22题)
6.
下列选项能反映清政府一步步的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B.甲午中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鸦片战争 |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
D.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洋务运动 |
8.
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
B.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
C.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
D.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
9.
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孙中山》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①《孙中山》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③④②① |
B.④②①③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① |
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这一时期传播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有
①《猛回头》
②《警世钟》
③《革命军》
④《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①《猛回头》
②《警世钟》
③《革命军》
④《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1.
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大量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是因为他( )
①成立光复会
②成立中国同盟会
③倡导三民主义
④创立中华民国
①成立光复会
②成立中国同盟会
③倡导三民主义
④创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4.
刚刚热播的历史大剧《台湾•1895》,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让观众倍感荒唐的原因是
A.圆明园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军烧毁 |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
C.甲午战败后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 |
D.李鸿章没有经历过第二次鸦片战争 |
18.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
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19.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关天培 | B.林则徐 |
C.左宗棠 | D.邓世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