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据统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价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在材料二的这场战争过程中,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所示的场景分别与哪场战争有关?
(4)通过上述史实的学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据统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价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在材料二的这场战争过程中,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所示的场景分别与哪场战争有关?
(4)通过上述史实的学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2.
图片是帮助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图片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追随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程。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企业是在什么运动中兴办的?这一运动的发动者们被称为什么派别?
(2)图二所示公车上书的主要领导者有哪些人物?(举一例即可)公车上书有何意义?
(3)图三孙中山领导的哪一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图四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感悟“中国追随世界潮流”的历程,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具有什么共同的高贵品质?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企业是在什么运动中兴办的?这一运动的发动者们被称为什么派别?
(2)图二所示公车上书的主要领导者有哪些人物?(举一例即可)公车上书有何意义?
(3)图三孙中山领导的哪一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图四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感悟“中国追随世界潮流”的历程,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具有什么共同的高贵品质?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很少。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结合起来。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材料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革命源头的象征,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红船精神”,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潮头,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反映的是近代史上的哪一次运动?据图1和图2指出这次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据图3指出这场运动的中心后来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3)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三个条件。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很少。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结合起来。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材料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革命源头的象征,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红船精神”,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潮头,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反映的是近代史上的哪一次运动?据图1和图2指出这次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据图3指出这场运动的中心后来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3)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三个条件。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选择题- (共20题)
4.
“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A.决定进行二次革命 | B.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 |
C.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 D.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
6.
《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坚决地出击……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史料中记载的重要事件是
A.护国战争 | B.二次革命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
7.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之分裂……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B.义和团运动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8.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时期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主要说明戊戌变法
A.维护了封建统治 |
B.得不到群众支持 |
C.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
D.传播了革命思想 |
10.
中国以条约许外国通商,实以五口通商之约为始……自有五口通商之约,各国纷纷援例,而闭关之局,遂不复能守。与“五口通商”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1.
1912年1月6日,《时报》发表了一幅名为《元宵庆贺灯》的漫画,其中一个灯笼上写着“总统万岁、共和万岁”。这是为了庆祝


A.同盟会成立 |
B.武昌起义成功 |
C.中华民国建立 |
D.新文化运动开始 |
12.
有史学家说:“到了十九世纪,来和我们打麻烦的不是我们东方世界里的小弟们,是那个素不相识而且文化根本互异的西方世界”近代最先“来和我们打麻烦”的国家是
A.英国 |
B.美国 |
C.俄国 |
D.日本 |
13.
1838年,道光皇帝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钦差大臣软硬兼施,追使外国上缴鸦片237万斤,并于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快人心。这位钦差大臣是( )
A.林则徐 | B.邓世昌 | C.左宗棠 | D.关天培 |
15.
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繁荣,表明洋务运动( )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 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
17.
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与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不相符的是


A.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B.领导者是孙中山 |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
19.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后,绘制了一幅以慈禧太后为主角的漫画(下图)该漫画的寓意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清政府完全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
D.清政府坚定支持义和团反帝斗争 |
20.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21.
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A.平等、自由 | B.自由、民主 | C.民主、科学 | D.科学、平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