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15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

——《孙中山全集》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材料二的内容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
(3)孙中山在上述材料中表述的革命理想被概括为什么?辛亥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又有哪些遗憾呢?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  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邪恶战胜了正义,公理遭到了践踏,自卫者受到镇压,使邪者笑,善者哭!”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判断,鸦片战争是哪国发动的?
(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该国签订的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50题)

3.
有一学者说:“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了一个模样。”这个“当衣穿”的形似
A.洋务运动B.维新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4.
“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几乎不可能。这又是从千年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型的尝试。”这次“尝试”是指(  )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D.五四运动
5.
近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经历了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  )
A.开放五口通商B.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赔款白银4.5亿两D.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组织
6.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强租胶州湾把山东作为其势力范围的是(  )
A.沙俄B.英国C.法国D.德国
7.
1905年,孙中山等人在日本决定成立一个统一的组织,在成立仪式上,孙与会员们一一握手,并兴奋地宣称:“从此后你们便不再隶属于清朝。”他们成立的组织是(  )
A.兴中会B.华兴会C.国民党D.同盟会
8.
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小农经济的破产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
9.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所以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紧接着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进行的第二次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也是由英军再次挑衅而爆发的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性质是一致的
D.因为走私鸦片被制止,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0.
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学习“洋务运动”这一课时,列举出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企业,你认为完全正确的是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轮船招商局
③福州船政局
④安庆内军械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
西方列强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其实质是
A.表明支持慈禧
B.为显示其军事实力
C.把太平天国控制地区变为其势力范围
D.维护和扩大其侵华权益
12.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通过某条约侵占我国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这个条约是
A.《瑷珲条约》
B.《黄埔条约》
C.《改订条约》
D.《南京条约》
13.
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列强的破坏
B.顽固派的破坏
C.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的有力的领导核心
D.引进西方技术设备,而没有变革封建制度
14.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由此可知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
A.与中国友好贸易
B.更好地给中国提供工业品
C.打开中国市场
D.向中国输入鸦片
15.
“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
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1万多拜上帝会会众,蓄发易服,头裹红巾,掀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次运动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标志是
A.太平军攻克永安
B.太平天国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C.太平天国北伐军逼近天津后全军覆没
D.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天京事变”
17.
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马关条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18.
《辛丑条约》中划定为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居住的地方是
A.上海
B.天津
C.东交民巷
D.山海关
19.
下列关于《马关条约》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开始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0.
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
A.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B.公车上书
C.创办《万国公报》
D.发表《变法通议》
21.
英国通过《虎门条约》攫取的特权有
①中英协定关税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黄海大战
B.威海卫之战
C.辽东半岛之战
D.北京保卫战
23.
下列城市不属于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的是
A.南京
B.广州
C.宁波
D.上海
24.
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通过不平等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以战争作为主要手段获取赔款
C.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25.
陈旭麓认为:“维新变法期间,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这说明戊戌变法运动
A.取得了巨大成功
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6.
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5周年,下列关于甲午战争的讨论,表述准确的是 ( )
A.黄海大战中牺牲的左宝贵是民族英雄
B.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辽东半岛人民遭受日本50年的奴役
C.战争结束于1895年
D.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7.
2019年4月16日,法国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火势熊熊。圆明园遗址公园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文明不能承受之殇》一文,称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圆明园被毁于哪次侵略战争中(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8.
1895年,代表清政府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是
A.慈禧太后
B.伊藤博文
C.李鸿章
D.徐骧
29.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这主要是指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C.清政府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0.
维新派人士在上海创办的影响力最大的报刊是( )
A.《国闻报》B.《时务报》C.《直报》D.《申报》
31.
太平天国通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社会目标的纲领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C.《劝世良言》D.《勘分西北界约记》
32.
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开展“鸦片战争是否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辩论赛,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哪位同学的叙述是正确的
A.甲同学: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使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市场,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B.乙同学:鸦片战争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只是西方对中国牟取暴利的一种方式罢了
C.丙同学: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使中国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使一批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D.丁同学:鸦片战争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更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矛盾
33.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生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领导的辛亥革命伟大意义在于
A.他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B.他提出了“三民主义”
C.他领导了武昌起义
D.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34.
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同题,下列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B.海南制造商C.福州船政局D.大生纱厂
35.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签订了若干条约,其中赔款数目最多,丧失主权最严重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36.
19世纪60—90年代开展的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存
C.民主和科学
D.三民主义
37.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A.使中国人民接受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B.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D.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38.
《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坚决地出击……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史料中记载的重要事件是
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39.
有学者评价,“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孤臣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它的胜负改写了中国历史”。这场战争是指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0.
瓦德西在给德国皇帝的奏折中明确指出:“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产生此种顾虑是因为(   )
A.三元里人民抗英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公车上书
41.
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它
A.表达了无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要求
B.明确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C.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D.宣传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思想
42.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通过向西方学习,掀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下列事件中,属于资产阶级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的是
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43.
从思想解放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比戊戌变法的思想解放是一个飞跃,这个飞跃是指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44.
对于1912年中国革命美国学者百森评论到:“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但这场进步的革命并没有
A.推翻清朝统治B.结束君主专制统治
C.传播共和理念D.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45.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其目的是(  )
A.与列强组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B.承认列强在华权益,缓和与列强的矛盾
C.与列强“机会均等”“利益均沾”D.不再追随西方列强实行独立的侵华政策
46.
近代前期,中国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武器装备落后B.清政府准备不足
C.清政府指挥失误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能战胜先进的社会制度
47.
“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造币厂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车都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的钱币,……总额是450万英镑。”这些白银有可能来自于哪个条约的赔款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8.
林则徐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下列有关林则徐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禁烟运动因英国走私鸦片引起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林则徐伟大的爱国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④引发了鸦片战争,林则徐责任重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②③D.①②③
49.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为了缅怀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关天培
50.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根本区别是
A.鼓励开矿建厂
B.改革教育制度
C.改革政治制度
D.抵制农民起义
51.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军事工业
B.发展民用工业
C.维护清朝统治
D.引进西方生产技术
52.
“开平煤矿生产的煤取代了洋矿开采的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张之洞的湖北织布局创办后,洋布每年进口减少约10万匹;修卢汉铁路所用的铁轨也是汉阳铁厂生产的。”材料主要反映了洋务运动( )
A.促进中国出现了近代企业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C.对西方经济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5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