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材料二 1898年(旧历戊戌年)6~9月,光绪帝命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实施变法,并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材料三 旧历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起义的第一枪,革命开始。
材料四 如下图是这场运动中的有关刊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该运动的名称是?
(2)材料二中的康有为、梁启超属于哪一政治派别?
(3)材料三中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说出该运动的主要阵地和两位代表人物
材料一 这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材料二 1898年(旧历戊戌年)6~9月,光绪帝命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实施变法,并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材料三 旧历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起义的第一枪,革命开始。
材料四 如下图是这场运动中的有关刊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该运动的名称是?
(2)材料二中的康有为、梁启超属于哪一政治派别?
(3)材料三中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说出该运动的主要阵地和两位代表人物
2.
一次次列强的,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自强的中国人进行了近代化探索,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等历程......道路艰难曲折。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什么条约的签订时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为寻找救国之路,中国在五四运动前在政治领域经历了哪两次近代化的探索?
(4)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的学习,给你最大感悟是什么?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自强的中国人进行了近代化探索,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等历程......道路艰难曲折。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什么条约的签订时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为寻找救国之路,中国在五四运动前在政治领域经历了哪两次近代化的探索?
(4)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的学习,给你最大感悟是什么?
3.
当西方走向近代化的时候,中国也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历程。某班同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来。
(1)中国在各个阶段、不同领域为推动近代化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知识体系图,将①②③处所示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填在横线上。

① ② ③
(2)有人认为:经济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基础。你知道①处事件主要侧重学习西方的什么内容吗?你认为他们的措施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有人认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请问③处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4)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曲折,对此你有何认识?
(1)中国在各个阶段、不同领域为推动近代化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知识体系图,将①②③处所示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填在横线上。

① ② ③
(2)有人认为:经济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基础。你知道①处事件主要侧重学习西方的什么内容吗?你认为他们的措施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有人认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请问③处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4)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曲折,对此你有何认识?
2.选择题- (共30题)
8.
某小组确定的学习主题是“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与该主题直接相关的有
①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
②废除科举制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
④建成了南洋、北洋等近代海军
①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
②废除科举制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
④建成了南洋、北洋等近代海军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1.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 , 可以能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地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12.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13.
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种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写作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
B.戊戌变法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17.
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
B.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
C.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D.《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
18.
《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中国
A.开始与外部世界有商品往来 | B.完全成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 |
C.中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体系 | D.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3.
《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
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
25.
服装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并赋予了新的含义:门襟五粒纽扣表示……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和
A.民生 |
B.民治 |
C.民主 |
D.民享 |
28.
历史课上,老师让学生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B.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29.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清帝退位
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①清帝退位
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A.②①④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②④ | D.①②④③ |
30.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洪荒之力”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
A.民主共和 | B.实业救国 | C.民主科学 | D.维新变法 |
31.
1916年,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李超想在图示杂志上发表文章,你若是当时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


A.社会需要儒家思想 | B.君主立宪是时代的潮流 |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D.立足国情,反对全盘西化 |
32.
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Democracy)和S(Science)。这是纪念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开展的


A.维新变法运动 | B.新文化运动 |
C.五四爱国运动 | D.国民革命运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