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14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材料二  1898年(旧历戊戌年)6~9月,光绪帝命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实施变法,并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材料三 旧历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起义的第一枪,革命开始。
材料四 如下图是这场运动中的有关刊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该运动的名称是?
(2)材料二中的康有为、梁启超属于哪一政治派别?
(3)材料三中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说出该运动的主要阵地和两位代表人物
2.
一次次列强的,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 自强的中国人进行了近代化探索,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等历程......道路艰难曲折。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什么条约的签订时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条约中的哪一条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为寻找救国之路,中国在五四运动前在政治领域经历了哪两次近代化的探索?
(4)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的学习,给你最大感悟是什么?
3.
当西方走向近代化的时候,中国也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历程。某班同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来。
(1)中国在各个阶段、不同领域为推动近代化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知识体系图,将①②③处所示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填在横线上。

       ②       ③     
(2)有人认为:经济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基础。你知道①处事件主要侧重学习西方的什么内容吗?你认为他们的措施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3)有人认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请问③处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4)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曲折,对此你有何认识?

2.选择题(共30题)

4.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声援辛亥革命
B.镇压义和团运动
C.保护清王朝统治
D.迫使清政府投降
5.
以下是孙中山缔造资产阶级共和国历程中的几件大事。按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①成立中华民国
②发动武昌起义
③创立兴中会
④组建同盟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6.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南昌起义
7.
有一位老人介绍自己的年龄时说:“我是民国25年出生的。”请问这位老人是公元哪一年出生的?
A.1934
B.1935
C.1936
D.1937
8.
某小组确定的学习主题是“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与该主题直接相关的有
①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
②废除科举制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
④建成了南洋、北洋等近代海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
近代史上,外国军队两次打进北京。第一次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签订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10.
“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此场景应出现于以下哪一历史事件中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义和团运动
11.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 , 可以能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地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2.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3.
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种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写作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4.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5.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这两部文献都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了社会现实,未能实行
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16.
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与这一事件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A.道光帝
B.林则徐
C.陈化成
D.关天培
17.
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C.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18.
《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中国
A.开始与外部世界有商品往来B.完全成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
C.中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体系D.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是
A.美国B.俄国C.法国D.英国
20.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
A. 鸦片战争之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
21.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 虎门销烟 B. 炮轰广州城    C. 鸦片战争 D. 三元里抗英
22.
清明节期间,广东某校组织全体党员到洪秀全纪念馆参观学习。洪秀全在历史上有浓厚的一笔是因为
A.领导虎门销烟
B.领导第二次鸦片战争
C.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D.火烧圆明园
23.
《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24.
孙中山撰写挽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纪念的辛亥革命烈士是
A.陈天华
B.徐锡麟
C.邹容
D.秋瑾
25.
服装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功能。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并赋予了新的含义:门襟五粒纽扣表示……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和
A.民生
B.民治
C.民主
D.民享
26.
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封建经济B.发展资本主义C.维护封建统治D.抵抗外国侵略
27.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    )
A.洋务运动时期B.甲午战争时期
C.鸦片战争时期D.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28.
历史课上,老师让学生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9.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清帝退位  
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A.②①④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
30.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洪荒之力”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
A.民主共和B.实业救国C.民主科学D.维新变法
31.
1916年,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李超想在图示杂志上发表文章,你若是当时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
A.社会需要儒家思想B.君主立宪是时代的潮流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立足国情,反对全盘西化
32.
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Democracy)和S(Science)。这是纪念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开展的
A.维新变法运动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33.
如图宣传画中的游行队伍中打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还我青岛”等标语,其反映的史事是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武昌起义
D.五四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