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制度变革)
(思想解放)
(4)假如你是这一时期的爱国志士,请你为当时的中国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器物之路)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这一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等人筹建了几支新式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哪个?(制度变革)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2)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由此展开了什么事件?(思想解放)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3)据材料三,陈独秀等人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请再列举出这一运动中的两位代表人物。这一事件为后来的哪一运动作了思想宣传和铺垫?(4)假如你是这一时期的爱国志士,请你为当时的中国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2.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ession 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材料二:如图

(一条胡同就是一处屈辱的见证)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诸国自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如后……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英国人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2)材料二的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哪次惨痛的遭遇?造成这一惨痛遭遇的侵略者是谁?这次遭遇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3)材料三所示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ession 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一处遗迹留下一段痛苦的记忆)材料二:如图

(一条胡同就是一处屈辱的见证)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诸国自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如后……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英国人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2)材料二的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哪次惨痛的遭遇?造成这一惨痛遭遇的侵略者是谁?这次遭遇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3)材料三所示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2.选择题- (共21题)
6.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行顶峰,它的失败给我们的启示是
A.工人运动必须有自己的组织领导 |
B.工人必须团结一切同盟者 |
C.帝国主义和军阀镇压导致工人运动失败 |
D.工人必须掌握斗争的主动权 |
11.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
14.
张华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五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末代皇帝》 ④《火烧圆明园》 ⑤《甲午风云》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末代皇帝》 ④《火烧圆明园》 ⑤《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②⑤④ |
C.①②④⑤③ | D.③④⑤①② |
15.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各国政界议论纷纷,下面各国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Hello,香港岛终于归属我们了!”
③日本:“伙计,我们的机器可以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多威风,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了!”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Hello,香港岛终于归属我们了!”
③日本:“伙计,我们的机器可以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多威风,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了!”
A.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③④ |
16.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不摹仿古人……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等八项主张,它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C.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 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17.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评说洋务运动:(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清政府自强运动的目的就是要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漂亮的拳击手套”是指( )
A.政治体制 | B.军事技术 | C.生产技术 | D.思想文化 |
18.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构成了近代化探索的一条艰辛之路,这四条探索的道路虽然各有特色,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下面哪个选项是他们的相同点
A.都向西方学习 |
B.都努力创办军事工业 |
C.都在寻求变法维新 |
D.都接受“三民主义” |
19.
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①轮船招商局 ②湖北织布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①轮船招商局 ②湖北织布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22.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不包括
A.革命由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 B.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
C.革命开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 | D.革命开始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