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1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8

1.选择题(共2题)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官方测算,今年春节最少将有28亿人次以上奔波在城乡之间。
B. 今天的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一道数学题还没算出答案。
C. 记者到学校采访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D.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现已进入蓄水阶段。
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壶口瀑布》的作者梁衡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和作家。
B.马克·吐温是英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
C.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D.庄子是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字词书写(共1题)

3.
成语填空
接zhǒng(______)而至   暴风zhòu(______)雨   自yuán(______)其说   怒不可è(______)

3.现代文阅读(共3题)

4.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双腿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

“你在那儿跟谁说话?”

“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小题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国别)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
【小题2】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画线句中“熬过”一词的理解,并说明其作用。
【小题3】请按下面的格式,结合名著中的其它情节,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
保尔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甘露的“秘密”

蚁和蚜虫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有时候,你会看到一群蚂蚁背着蚜虫(A)地跑来跑去,那是蚂蚁在给蚜虫搬家。当蚜虫在一片植物上大肆蚕食,只剩下残茎败叶之后,蚂蚁就把这群祸害转移到另一处食物充足的地方去,使蚜虫能够饱食终日,好排泄出更多的好蜜来。在蚂蚁搬家的时候,也不会丢下为它提供美餐的好朋友不管。确定了新居之后,小蚂蚁就会把蚜虫一个一个搬到附近的植物上去。蚂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冬天临近了,雌蚜排出了一个个越冬卵。蚂蚁很担心这些卵会被冻坏,便(B)地把它一个个搬到外面晾晒,晒完后再搬回巢去。到了次年早春,蚜卵孵化了,这下又忙坏了小蚂蚁,它又主动承担了喂养小蚜虫的任务。直到春暖花开,蚂蚁又把小蚜虫一个个搬出洞来,放到植物上,让它去啃食鲜嫩的茎叶,以便自己从它的屁股后面捞取一点蚜蜜。

(选自《中学生必读文库》)

【小题1】请将“不辞劳苦”和“川流不息”分别填入语段合适的括号处。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在上面语段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蚂蚁作为保姆,要为蚜虫做哪些事?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趣悠长的夏天

穆志强

①城市的夏天总是无遮无挡,了无生机,让人望而生畏。尤其是伏天,人们整个身心被沉沉热浪包裹着、炙烤着,不由的滋生一种煎熬岁月的感觉。每当此时,我就倍感百无聊赖,常常一个人怅然地躲到季节深处,怀念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乡野风情,怀念那久已逝去的童趣悠长的夏天。

②儿时的夏天来的早去的迟,仿佛很长很长。每年端午节一过,即掰着指头算日子,盼望着放暑假,盼望着夏天早早降临人间。那时,心目中的夏天不受节气限制,只要是热天统统称之为夏天,甚至初秋也认为是夏。夏季来临,土生土长的乡娃子们摆脱了学校和大人们的束缚,可以尽情地到大自然深处去触摸它的脉搏,聆听它的心跳,舒展童心,释放朝气蓬勃的能量。

③童年的夏天风云多变、幻化无穷。晴朗的日子里,敞亮的谷场上喧声如潮,三三两两的童男童女结伴而来,有的打老瓦、斗陀螺,有的跳绳、踢毽子,有的滚钢圈、溜弹子,有的摔纸炮、下石棋……玩腻了,变着花样去河湾里逮蝈蝈、粘知了、掏鸟蛋;去园子里,摘桃摘梨摘葡萄,吃黄瓜香瓜西瓜。陆地上玩够了,男孩子们成群结队跑到河里塘里堰里洗澡,一个个光着屁股齐刷刷地站在坝埂上,接二连三往水里跳。你练蛙泳,我扎猛子,他打仰八河,不会凫水的拽着水边的树枝打“扑腾”。水面上浪花四溅,欢声笑语传遍飘香的原野,消融在碧绿碧绿的诗情画境中。

④忽然,一声惊雷在头顶上炸响,乌云翻卷着从天边滚滚而来,顽皮的孩子们被突如其来的雷雨搅得惊慌失措,纷纷四散逃离,犹如小鸟般飞回家门。但是,他们并没有歇住手脚,不约而同地站在屋檐下,扯着嗓子高喊:“风来了,而来了,黄毛丫头屎来了。“风婆婆放风来,雨公公放水来,白米干饭端进来……”闪雷响彻四野,雨“哗哗”地下起来,宴时间,村庄、四野、河流沐浴在迷蒙的烟雨之中。密密的雨线织起一道道水帘,把天和地拉的很近很近,把乡娃子的疯动和野心也围在有限的空间里。雨过天晴,田园上空折射出一弯五颜六色的彩虹,湿漉漉的草滩上又有了童声稚语。无数小天使们甩起清澈的响鞭,赶着牛儿羊儿鸭儿鸿儿来这里放牧。他们一会儿拉着小手转着圈儿做游戏,一会儿爬到牛背上吹起柳笛,一会儿跑到池塘边翻菱角、摘莲蓬、指荷叶,一会儿攀到水车上“吱吱呀呀”地车水,边车边唱:“车水啰欶秋啰,白米干饭泡汤啰……”稚嫩的歌声宛若一缕缕甜润的清风,在静静的村野间飘荡。

⑤夏天,另一件不可缺少的活动就是逮鱼摸虾。这不仅是孩子的天性使然,更是乡村娃娃的拿手好戏。他们不会用渔网在大河大堰里去捕鱼,而是小打小闹,约三五个伙伴,选一方清幽幽的小池塘或一段水不盈尺的小溪,搭上泥坝,用木桶、脸盆连番舀水。半天工夫,白花花的鱼儿虾儿就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时,伙伴们高卷起裤脚,左顾右盼,你追我赶,围追堵截,不大一会,桶里、盆里、瓢里全是活蹦乱跳的鲜鱼活虾。回头再看这些小家伙,鼻子和脸上全是泥,活脱脱的成了“泥猴”。晚上归来,家家的灶房里都飘出一阵阵鲜味,过路的人们闻到也不禁唾津潜溢了。

⑥乡村的夏夜总是那么神秘而富有情趣。深邃的夜空中,皎洁的月亮和闪烁的小星星永远是孩子们放飞的心事。星月下的夜里,到处人语喃喃。这家娃娃躺在竹床上,一边贪婪地享受着芭蕉扇摇出的凉风,一边朦朦胧胧地感受着枕边韵味悠长的眠歌:那家孩子坐在枝影摇窗的小院里,睁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似懂非懂地听着爷爷奶奶讲《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有不安分的大孩子溜到远处的谷场上,听算命先生拉白话,或听鼓书艺人说唱《水浒传》、《封神榜》、《薛平贵征东》……更有贪玩的孩子钻进树林里、草丛中,捉萤火虫、蝈蝈几。夜色茫茫,月转星移,衣家孩子在眠歌里在故事里在虫鸣犬吠中,进入无忧无虑的警乡。

⑦我曾经是众多顽童中的一员,如小草般安守着朴实无华的日子。故乡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曾留下我童年的脚印,五彩斑斓的夏日生活,丰富了我的童趣,装扮着我的童年,使我心灵深处始终埋藏着无邪的童真。而今,身在城市,人进中年,每日穿行于高楼大厦之中,与千千万万市民一起,无条件地匍匐在工业文明的脚掌之下,年复一年地忍受着夏天带来的浮躁和烘烤。多么想牵着时光的衣襟,重断回到过去,回到鸟语花音的乡村,回到竹篱茅舍的老屋,回到多姿多彩、无牵无挂的童年。

【小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烤(__________)②然(__________)③时(__________)④深(__________)
【小题2】全文主要是写乡野的夏天,而首尾却同时谈到了城市的夏天,意义何在?
【小题3】本文在叙述事件时注意了详略结合,细致入微地详写了夏天里的哪些乐事?
【小题4】本文语言质朴生动、自然亲切,像涓涓细流流淌着真挚的心绪,请赏析下面句子。
鸟云翻卷着从天边滚滚而来,顽皮的孩子们被突如其来的雷雨搅得惊慌失措,纷纷四数逃离,犹如小鸟般飞回家门。
【小题5】阅读文章第⑦段,哪一句话明确交代出故乡夏日生活带给我的益处?
【小题6】文章多次引用童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对比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B.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小题1】A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B段文字作者是______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男有(__________________)
②盗窃乱贼而不(__________________)
③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
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B段文字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与A文中的哪两个短句所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
【小题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故人不独其亲”中“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如鸣珮环,心
B. 无案牍之
C. 渔人甚
D. 不独其子
【小题5】A文中的“大同社会”与B文中的“世外桃源”在主题创作上有什么共性?

5.课外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选自《宋学士文集》)

(注释)①王冕(miǎn):明初著名画家、诗人。②诸暨:地名。③蹊:践踏。④策,通“册”指书。⑤恬:心神安适。⑥韩性:绍兴人,大学者。⑦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牵牛来责蹊(______________)   ②琅琅达(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小题3】选文主要写了王冕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对比阅读:(1道)

    课外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