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榆次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951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8

1.字词书写(共1题)

1.
请赏读下面书法作品,从中选一句作为“有关家国书常读”的下联,并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现代文阅读(共2题)

2.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宗月大师

老舍

小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母亲有时候想让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一直到九岁才入学。

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我说“偶然的",因为他不常来看我们,他是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可是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二天,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私塾入了学。自从做了学生以后,我时常到刘大叔的家中去。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的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此外,他还有几处铺店,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他绝不因我是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

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人们吃他,他甘心被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人骗了去的,他不管。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到我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假若在这时候,他要是不再随便花钱,他至少可以保住那座花园和城外的地产。可是,他好善,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

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而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他入庙为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由他的性格来说,他似乎势必走入避世学禅的一途。以前,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现在,他每日一餐,入秋还穿着件夏布道袍。这样苦修,他的脸上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

出家以后,他不久就做了一座庙的方丈。可是没有多久就被祛除出来,他是要做真和尚的,所以他不惜变卖庙产去救济苦人。庙里不要这种方丈,一般的说,方丈的责任是要扩充庙产,而不是救苦教难的。离开大寺,他到一座没有任何产业的庙里做方丈。他自己既没有钱,他还须天天为僧众们找到斋吃,同时,他还举办粥厂等等感善事业,他穷,他忙,他每日只进一顿简单的素餐,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

去年的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他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

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不知道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

他是宗月大师。

在“读美文·悟生活”读写活动中,老师推存阅读这篇美文,并发放了阅读任务卡,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阅读记录。
阅读策略
阅读任务
阅读记录
略读浏览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1)
精读品味
从人物形象刻画的角度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不少于100字。
(2)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吃野莱做的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冬天,寒风凛列,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地往前走,脚被冻僵了,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才停下来,放在嘴边呵口气,然后继续赶路,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決背,仲由从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仲由就把来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

仲由就这样坚持百里负米,直至父母相继过世。

后来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他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却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我宁可现在吃着野菜,也愿意为父母亲去负米,可是已经没有机会了!”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小题1】孔子称赞仲由的孝心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请仔细阅读文本,说说仲由的孝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2】小王在读过本文后感慨颇深,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但是同学们认为语言不够简明。请你帮她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文字写下来。

古语说得好:“孝顺是至善,是人类多种美好品德中占第一位的品德。"孝亲敬老是一种传统的美德,孝亲教老是一种基本的素质,孝亲敬老更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我在读《百里负米》的故事时,我的心里深受感动,懂得了要心存感思,及时尽孝,最后我号召大家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敬爱老人,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3.课内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与画线句中“濯”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我旧时裳 ((木兰诗》)
B.若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 (《杞人忧天》)
C.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河中石兽》)
D.徐以酌油沥之。   (《卖油翁》)
【小题2】下列句中“之”与“水陆草木之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D.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河中石兽》)
【小题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译:苔藓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B.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河中石兽》)
译:一位讲学家为寺庙搭建帐篷,听闻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懂得物理学的原理。”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译: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D.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褒玩焉。(《爱莲说》)
译: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莲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小题4】下面对诗文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着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C.《爱莲说》通过赞颂莲花、菊花、牡丹花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
D.木兰集众多优秀品质于一身,既有劳作不已的勤、对父母的孝、对国家的忠,也有女扮男装的智、征战沙场的勇。

4.课外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見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本:根.②善建不拔: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③中立不衡: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④体道:体悟仁德。⑤虚受: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⑥砥碗:磨炼。⑦名行:名节操行。⑧树:栽植。⑨庭实:原指将贡品或礼物陈列于庭,让人观赏。这里是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观赏。

【小题1】下列成语中“是”的含义与文中“夫如是”中“是”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实事求B.唯利C.各行其D.比比皆
【小题2】文章从竹之“本固”“________”“心空”________”四个方面启发君子之“思”,气势磅礴;使用_________的写作手法,以竹的特征象征君子的品质,物我交融。

5.语言表达(共1题)

6.
2019年5月19日中午,“首届晋中国际马拉松赛”圆满收官。右面这张照片展现了第一位跑完全程的中国选手通过终点的瞬间。请仔细观察,并用生动的语言描写画面内容。不少于80字。

6.综合性学习(共2题)

7.
生活处处有语文。某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邀你一起参加,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小题1】(品读诗文 微妙语文)第1小组精心准备了诗朗诵《五月的风》,同学们截取其中一小节进行品读,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啊!五月的风,曾奉动了多少难忘的记忆。

历史怎能忘记,1919年5月4日,

你唤醒无数华夏儿女沉睡的心灵,

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总是向世人展示蓬勃向上的英姿。

让爱与憧憬常驻心间,播种着万紫千红的春天。

A. “啊!五月的风,曾牵动了多少难志的记忆。”句中“啊”是语气助词。
B. “唤醒心灵”“岁月变迁”“沉睡的心灵”“爱与憧憬”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总是向世人展示蓬勃向上的英姿”中的“无论”是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D. “播种着万紫干红的春天”句中“着”是助词。
【小题2】(聚焦名著 经典语文)第2小组为学校公众号做了一期“助读《海底两万里》”的专题推送,请你回复精选的读者留言。
精选留言
网友:小丽
为什么说尼摩船长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请结合小说情节帮我解释一下,谢谢!
回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中国现在的网络覆盖面越来越广,信息传播越来越快捷。可是我们都用这便捷发达的网络去干什么了呢?没有配套的监管,学生迷于游戏、电子书和打赏主播等,而家长呢?大都也是如此,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合理利用优越的网络资源呢?

2019年1月25号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鼓励中小学教师利用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网络研修等日常活动;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跨学校、跨区域的名师课堂、在线辅导等有利于促进区城教育均衡发展的空间应用新模式。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利用空间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协同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利用空间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模式等。鼓励高等学校教师探索利用空间创新教学、科研模式,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应用。

(材料三)

为破解改革带来的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今年初,晋中市委、市政府把开设“晋中市中小学课外公益辅导空中课堂”作为2019年为民兴办的实事之一,投资360万元为学生免费提供9门科目的系列精品“空中课堂”。为确保空中课堂教学质量,该市从全市3357名特级教师、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等名师中,择优递选457人参与录制。目前,“空中课堂”已录制720节课,涵盖初三中考科目和推进新中考随结随考的初二地理、生物共9门学科。

通过“空中课堂”汇聚名优教师资源,借助新媒体渠道,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莫式,既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又有效遇制了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补课乱象。

在“有效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社区宣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以上材料。
(1)请仔细阅读材料一,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概括图表中的信息。
(2)讨论环节中,王阿姨说:“咱们小时候哪有什么网络?不也学得挺好?网络上乌七八槽什么都有,咱们必须让孩子远离一切网络资源。”其他人也纷纷点头,你要向王阿姨及在场的居民宣传“有效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商重要性。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语言得体,思路清晰;③不少于1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课内阅读:(1道)

    课外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