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欣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义和团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路,把线砍,旋再破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斯萧然。一切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升太平。
——《拳匪纪实》
材料四: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以期建立中华共和国。
——邹容《革命军》
(1)指出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近代哪两个政治派别的观点?(2)概括指出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他们的探索有什么变化?
(3)材料二、材料四的救国方式及政治目标有何不同?
(4)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阶级的什么历史运动?近代史上这个阶级还发动了哪个运动?
(5)上述材料中一、二、四的活动在近代史有何共同作用
1912年2月12日,清廷以宣统皇帝名义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
朕亲奉隆裕太后懿旨重中之重;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 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
(1)根据材料归纳清帝退位的原因(2)清朝覆亡是各派政治力量合理的结果,你认为迫使清帝退位的最重要的政治力量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一:

——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农业税、工商税收收入变化的趋势。(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商税收人发生变化的原因。(列两点即可)
材料二:李鸿章说:“中国长江外海生意,全被洋人轮船夹板占尽,近年华商殷实狡黯者,多附洋商名下,如旗昌、金利源等行,华人股份居其大半。闻本利不肯结算,暗受洋人盘折之亏,官司不能过问。若正名定分,立有华商轮船公局,暂准照新关章程完税免厘,略予便宜。”
(3)在材料中,李鸿章陈述了中国近代的什么经济现象?他的建议是什么?(4)李鸿章的主张在其洋务实践中有何具体表现?他的这一行为有何意义?
材料一 英国输入中国鸦片示意图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英国每年 输入中国的鸦片呈现出怎样的趋势?依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材料二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
——《清史稿》
(2)根据材料二,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件?由“藩篱尽撤”你会想到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材料三 德国漫画《在中国作战》

(3)上图漫画反映的是哪一次侵华战争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读完这四则材料,你心中有怎样的体会?
2.选择题- (共25题)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A.英法联军 | B.俄国侵略者 | C.日本侵略者 | D.八国联军 |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
名称 | 创办时间 | 创办地点 |
《直报》 | 1895年 | 天津 |
《时务报》 | 1896年 | 上海 |
《国闻报》 | 1897年 | 天津 |
A.自强求富 | B.维新变法 | C.革命共和 | D.民主科学 |
①洋务运动 ②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③戊戌变法 ④八国联军侵华
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B.侵略与反抗 |
C.资产阶级的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 D.地主阶级的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
A.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
C.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
D.袁世凯加冕登基称皇帝 |
A.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
B.民族主义就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
C.民权主义就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D.民生主义就是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 |
时间 | 不平等条约 | 割占领土范围 | 割占领土面积 |
1858年 | 《瑗珲条约》 |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 60多万平方千米 |
1860年 | 《北京条约》 |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 约40万平方千米 |
1860年1864年 | 《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 44万多平方千米 |
19世纪80年代 | 《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 中国西北部 | 7万多平方千米 |
A.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
B.英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
C.法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
D.日本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
A.江南制造总局 |
B.轮船招商局 |
C.开平煤矿 |
D.湖北织布局 |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
B.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
A.条约条款没有损害到中国主权 |
B.《南京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 |
C.清政府推行灵活务实的外交原则 |
D.清统治者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

A.领导者——林则徐 |
B.地点——虎门海滩 |
C.方式——放火烧毁 |
D.意义——显示反侵略意志 |
A.清政府政治腐败,激起人民反抗 |
B.清政府加强了反帝斗争 |
C.山东、直隶下层百姓生活困难,进行反清活动 |
D.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激化 |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B.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 |
C.进一步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
A.中国同盟会 | B.武昌起义 |
C.中华民国 |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