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国弱遭人欺,近代中国。任人宰割,教学深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输入中国鸦片示意图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英国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呈现出怎样的趋势?依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材料二 马克思说:这个国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
(2)材料二中的“这个国家”是指哪个国家?它在中国获得的“好处”主要是什么?
材料三 1895年1月23日,日本海军司令写信给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信中说:“今天我给你写信不为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心平气和地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你如能来日本,海军中将、枢密顾问随便你当……”
(3)日本海军司令给丁汝昌写信的目的是什么?
(4)从材料三中找出日本海军司令认为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德国漫画《在中国作战》(注:八名穿不同服装的军人肆意殴打一中国老人)

(5)漫画反映的是哪一次侵华战争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6)读完这四则材料,你心中有怎样的体会?
材料一 英国输入中国鸦片示意图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英国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呈现出怎样的趋势?依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材料二 马克思说:这个国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
(2)材料二中的“这个国家”是指哪个国家?它在中国获得的“好处”主要是什么?
材料三 1895年1月23日,日本海军司令写信给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信中说:“今天我给你写信不为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心平气和地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你如能来日本,海军中将、枢密顾问随便你当……”
(3)日本海军司令给丁汝昌写信的目的是什么?
(4)从材料三中找出日本海军司令认为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德国漫画《在中国作战》(注:八名穿不同服装的军人肆意殴打一中国老人)

(5)漫画反映的是哪一次侵华战争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6)读完这四则材料,你心中有怎样的体会?
2.
中国近代化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是洋务运动在什么口号下创办的企业?列举一位该运动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
(2)与图片②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揭开该事件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3)图③人物是谁?图④杂志的诞生,是哪一事件兴起的标志?
(4)请给以如图片所反映的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时代主题。

(1)图①是洋务运动在什么口号下创办的企业?列举一位该运动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
(2)与图片②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揭开该事件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3)图③人物是谁?图④杂志的诞生,是哪一事件兴起的标志?
(4)请给以如图片所反映的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时代主题。
3.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2)材料二是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
(3)材料三中的陈独秀等人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它宣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有什么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5)依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姿,自强之本。……洋机器与耕织、刷织……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2)材料二是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
(3)材料三中的陈独秀等人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它宣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有什么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5)依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0题)
4.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7.
1915年底,孙中山发布檄文,讨伐逆贼,指出:“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讨此民贼,以拯吾民。”檄文中“一人冠冕”指的是
A.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
C.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
D.袁世凯加冕登基称皇帝 |
8.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这是孙中山在《讨袁檄文》表达对此“民贼”的态度。请问孙中山后来采取什么措施来“以拯吾民。”
A.护国战争 |
B.武昌起义 |
C.二次革命 |
D.护法运动 |
9.
这是一群民族的脊梁,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在20世纪的第二个10年里,他们在陷入政治混乱的中国极力鼓吹


A.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
B.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 |
C.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 |
D.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
10.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君主立宪 |
B.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民主共和 |
C.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维新派——自强求富 |
D.新文化运动——先进的知识分子——民主与科学 |
12.
下面对三民主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
B.民族主义就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
C.民权主义就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D.民生主义就是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 |
13.
给下面的表格设定一个题目,最恰当的应该是
时间 | 不平等条约 | 割占领土范围 | 割占领土面积 |
1858年 | 《瑗珲条约》 |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 60多万平方千米 |
1860年 | 《北京条约》 |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 约40万平方千米 |
1860年1864年 | 《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 44万多平方千米 |
19世纪80年代 | 《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 中国西北部 | 7万多平方千米 |
A.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
B.英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
C.法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
D.日本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
14.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进行了一场自救运动,创办了大量企业,下面四家企业中有一家和其他三家的性质明显不同,这一家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
B.轮船招商局 |
C.开平煤矿 |
D.湖北织布局 |
18.
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下面立场大致相同的报纸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
名称 | 创办时间 | 创办地点 |
《直报》 | 1895年 | 天津 |
《时务报》 | 1896年 | 上海 |
《国闻报》 | 1897年 | 天津 |
《湘学报》 | 1897年 | 长沙 |
《知新报》 | 1897年 | 澳门 |
A.自强求富 |
B.维新变法 |
C.革命共和 |
D.民主科学 |
20.
《辛丑条约》中最能表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条款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
B.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
22.
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的协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朝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这一材料从本质上反映出
A.条约条款没有损害到中国主权 |
B.《南京条约》是一个平等条约 |
C.清政府推行灵活务实的外交原则 |
D.清统治者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