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06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8

1.综合题(共4题)

1.

辛亥革命不存在失败,而是一场完胜,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政治大变革”……辛亥革命以极小牺牲换来了一个帝制时代的终结,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成功。 

——马勇《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你同意马勇的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二 “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列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第三、澎湖列岛。

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材料三 “第六款 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

第七款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第八款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1)材料一、二、三所述内容分别出自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什么条约?
(2)上述条约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加识,指出中国人民“反入侵”斗争的两个事例。
(4)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悟?
3.
阅读下列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晩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勢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

材料三 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3)材料三中新知识分子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要求答两位)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的过程变化。
4.
材料论述题。
人物
影响
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严复、梁启超
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孙中山、黄兴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陈独秀
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先锋作用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
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思想启蒙运动
 

——改编自统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中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在哪个历史事件中起先锋作用?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选择题(共30题)

5.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24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  )
A.1934年B.1935年C.1933年D.1936年
6.
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是(    )
A.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B.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C.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D.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司法独立
7.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护国战争 ②二次革命 ③袁世凯复辟帝制 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②①③B.④②③①C.④③②①D.④①②③
8.
下列哪一事件反映出美国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存在矛盾(    )
A.中美签订《望厦条约》B.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D.中美签订《辛丑条约》
9.
学习第一单元《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你认为最能概括这段历史的主题是  ( )
A.帝国的彷徨B.近代化的起步C.侵略与抗争D.王朝的振兴
10.
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哀悼的是 (   )
A.陈化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
11.
清朝大学士徐桐曾写过这样一幅对联:“攻异端以正人心,仗神威以寒夷胆”,送给19世纪末20世纪初打起“扶清灭洋”旗号进行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人民。这里的“斗争”指的是(    )
A.林则徐的虎门销烟B.甲午中日战争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D.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12.
1872年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三年多时间里,就使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被招商局兼并”。这说明洋务运动
A.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的地位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3.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
A.中外敌对势力联合绞杀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中央军队和地方武装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
14.
台湾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近代史上,迫使它离开祖国怀抱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功绩是
A.领导虎门销烟
B.拟定《海国图志》
C.抗击沙俄入侵
D.指挥黄海海战
16.
1860年10月,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这个侵略者是指
A.英国
B.英法联军
C.英美联军
D.八国联军
17.
下列不平等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意图的是
A.中英协定关税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8.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比其它列强在中国获得的更多“利益”是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19.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地图,与下图相比,我们从下图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的近代历史开始了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0.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天京事变D.北伐、西征
21.
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违背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
B.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C.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
D.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遍布全国各地
22.
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23.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 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 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 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 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24.
19世纪中期兴起的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机
D.完全阻止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25.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共同纲领》D.《中华民国约法》
26.
1907年在浙江绍兴准备响应起义的革命党人是
A.刘道一
B.蔡绍南
C.徐锡麟
D.秋瑾
27.
1913年3月20日22时45分,宋教仁被杀手刺杀于上海火车站,经过调查杀害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宋教仁案”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权力之争B.美日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D.共和与专制的矛盾
28.
1903年邹容写的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著作(  )
A.《猛回头》B.《警世钟》
C.《革命军》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29.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0.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   )
A.中华民国的成立B.辛亥革命爆发
C.武昌起义的胜利D.《临时约法》的颁布
31.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
A.巴黎和会的召开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废除二十一条D.严惩卖国贼
32.
1919年5月4日,有三千多学生在北京的大街上整队游行,烧毁了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官邸,促成了全国罢工罢市的风潮。这次运动最让我们铭记的核心精神是( )
A.和平B.自由C.平等D.爱国
33.
“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历史信息,下列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实业救国”
34.
中国领导人出席重要会议、仪式经常穿着中山装,你知道人们开始穿着中山装是在(   )。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后C.维新变法后D.辛亥革命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