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如下图片资料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2)图二被尊称为国父,他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什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什么核心内容?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2)图二被尊称为国父,他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什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什么核心内容?
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莫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材料二 革命者历尽千幸万苦,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运动”指什么事件?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革命可以吸取什么教训?
(3)材料三中“从文化上感觉不足”,为此掀起什么运动?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主要阵地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感悟“中国追随世界潮流”的历程,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具有什么共同的高贵品质?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莫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材料二 革命者历尽千幸万苦,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上
材料三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运动”指什么事件?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革命可以吸取什么教训?
(3)材料三中“从文化上感觉不足”,为此掀起什么运动?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主要阵地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感悟“中国追随世界潮流”的历程,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具有什么共同的高贵品质?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二 这场战争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列强联军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到1901年腐败的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又战败了,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清政府派遣哪位官员签订哪一条约?是在哪场战争中签订的?
(2)材料二所示反映的是哪场列强侵华战争?这场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
(3)材料二中显示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的民间运动是什么?提出什么口号
(4)材料二反映这场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什么启示?
材料一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二 这场战争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列强联军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到1901年腐败的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又战败了,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清政府派遣哪位官员签订哪一条约?是在哪场战争中签订的?
(2)材料二所示反映的是哪场列强侵华战争?这场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
(3)材料二中显示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的民间运动是什么?提出什么口号
(4)材料二反映这场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什么启示?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面对满清政府丧权辱国的行径,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说出该条约是在哪一年签订的,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描述的“维新之路”指的是哪一历史事实?是哪位皇帝主持的?这一事件的序幕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自救之路主要目的是什么?主要成果有哪些
材料一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面对满清政府丧权辱国的行径,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说出该条约是在哪一年签订的,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描述的“维新之路”指的是哪一历史事实?是哪位皇帝主持的?这一事件的序幕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自救之路主要目的是什么?主要成果有哪些
2.选择题- (共20题)
9.
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
① 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变法维新
④民主、科学
① 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变法维新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③④①② | D.①③②④ |
10.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材料主要是揭示
A.鸦片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
B.列强入侵使中国无数家庭破败不堪 |
C.《南京条约》签订后,个体农户纷纷破产 |
D.英国的鸦片贸易获得巨额利润 |
14.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战争分别指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 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5.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材料描述的是
A.黄海海战 |
B.廊坊狙击战 |
C.天津保卫战 |
D.威海卫战役 |
16.
一部以打击跨国贩毒集团为主题的电视剧《破冰行动》正在热播,它体现了当今缉毒警察不畏艰难险阻,坚决打击毒贩的牺牲精神。早在180年前,虎门也上演了一场“破冰行动”,这一行动的主角是
A.林则徐 |
B.关天培 |
C.邓世昌 |
D.丁汝昌 |
17.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政权稳定后,太平天国领袖们开始着手建立他们心中的“太平天国”。下列文献中哪一个是太平天国领袖建立其理想社会的纲领文件
A.《天朝田亩制度》 |
B.“均田免粮”思想 |
C.《资政新篇》 |
D.《北京条约》 |
18.
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A.救亡图存 |
B.巩固清朝统治 |
C.向西方学习 |
D.发展资本主义 |
22.
马克思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的好处更多”这种“好处”主要是指:()
A.获得巨额赔款 | B.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
C.强迫开放通商口岸 | D.在华办厂合法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