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2018年九年级中考预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5051

试卷类型:一模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他向愚昧和无知宣战,抨击天主教会的野蛮与黑暗,把教皇比做是“两只脚的禽兽”,指责教士是“文明的恶棍”……为资产阶级革命及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

——川教版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失败后,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由此,近代中国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的思想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在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能体现该思想的法律文献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中的“变法”前,发生的什么事件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思潮专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在“巨变”中,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到了!盟军的战车抢滩诺曼底登陆,苏联红军的进攻所向披靡……就在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决战”的狂吠之时,苏军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面反攻。

——川教版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31年,日本再度把魔爪伸向中国东北,制造侵华事变。中国民众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战歌。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图中人物在1914年为了征服巴尔干半岛上哪一个已独立的国家,并把它作为假象敌举行军事演习由此引发了一场大战?
(2)依据材料二,标志着“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事件是什么?“盟军的战车抢滩诺曼底登陆”中的“盟军”由哪些国家的军队组成?“美军重拳出击”指的什么历史事件?
(3)依据材料三,日本制造该“事变”时,国民党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使国民党内部不断分化并作出了逼蒋抗日的重大举措。此举措指的是什么?
3.
材料解析题世界进入近代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此消彼长,盟友变对手,敌人成朋友。各种力量因诸多原因时而冲突、时而合作,在这些冲突与合作中,英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解答各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德国实力的急剧膨胀,英国深感威胁严重,放弃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奉行的“光荣孤立”政策
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疯狂侵略扩张,不仅使世界和平面临世界大战的威胁,也影响了英、法、美等国的既得利益。为求苟安一时,保住其既得利益,英、法等国对法西斯侵略弱小国家的行动采取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1941年6月22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演讲中说道:“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给予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
材料四:英国对欧盟的猜忌和不信任一直存在,英国保守党内部也有欧洲怀疑派。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欧盟内部的政策对于欧盟有负面作用,未来一些政策趋势也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公投。24日公布结果:脱欧阵营最终胜利。2017年3月29日,英国正式启动脱欧程序。
(1)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在英国的政体形式是什么?请说出“新的政治制度”建立后,让英国“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和在20世纪30年代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有何相似之处?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目的除了“保住其既得利益”外,还想将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的侵略矛头引向哪个国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的丘吉尔却要大力援助“俄国”的原因。在二战后期,什么事件使德军陷入被英美盟军和苏军东西夹击的不利境地?二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长达四十多年的“冷战”局面。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事件是什么?
(4)材料四中“欧盟”的前身是哪一组织?
(5)综观英国发展的历程,说说英国调整对外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2.选择题(共11题)

4.
近代中国饱受列强的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这些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
A.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
B.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C.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5.
1918年,一个被誉为“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发表了几篇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使新文化运动进入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这个“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是:
A.
B.
C.
D.
6.
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双赢。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成功的合作,指的是
①北伐战争
②解放战争
③抗日战争
④重庆谈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新中国、开创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A.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开国大典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开始实行和改革开放的实践
8.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政策不断进行着调整,关于1950年的土地改革和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都让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
D.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9.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
A.设立沿海经济开发区B.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C.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10.
世界依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下列能体现大国强权政治的会议有(  )
①巴黎和会 
②慕尼黑会议 
③万隆会议 
④雅尔塔会议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1.
下图为俄国(苏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其中影响1913~1921年粮食产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新经济政策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斯大林模式
12.
观察下面的结构示意图,该图单元的主题是
―→―→―→
A.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
B.共产主义运动欣欣向荣
C.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D.国际政治格局曲折发展
13.
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得到了巩固与扩大,下列属于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D.法国大革命
14.
1929年10月美国国内股票的暴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大危机中,“过剩”的农产品堆积如山,难以找到市场。“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为应对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在这些措施中,哪一措施最有利于直接改变这一状况
A.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
B.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C.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D.减耕减产和调整农产品结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