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501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7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

(1)上图中A、B、C、D分别指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对欧洲产生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是指什么?有哪些主要表现?
材料三

(3)材料三所示图片反映了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以后的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
中国与世界,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发展变化与世界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1)据材料一中现象是什么历史事件产生的后果?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两白银)
年代
进口
出口
1885
88,200,018
65,005,711
1895
171,696,715
143,293,211
1905
447,100,082
227,888,197
 
(2)从材料二中的表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文选》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
3.
农业的调整不仅关系农业发展,也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会于1938年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为防止生产过剩,价格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1)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并指出罗斯福调整农业政策的实质。
材料二1978﹣1984年粮食产量统计柱状图(单位:百万吨)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大……有的同志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
(2)据材料二归纳1978﹣1984年中国农业经济呈现的态势,导致这一态势的政策因素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2.单选题(共18题)

4.
下表的内容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史实
推论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
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英王“统而不治”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政府首脑需要对议会负责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标志着法国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政体
 
A.甲
B.乙
C.丙
D.丁
5.
学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章节内容后,一个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独辟蹊径”“借尸还魂”“循环往复”。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德、英、法、美
B.英、美、德、法
C.法、美、德、英
D.英、美、法、德
6.
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随后
A.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B.总统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该法案由最高法院裁决
D.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7.
自罗斯福新政以来,面对联邦政府在国计民生各项事物中的影响日益加深,比如:组建规模庞大的联邦官僚机构,进行种类繁多、耗资巨大的联邦资助项目,以至于有些美国政治学者惊呼:“旧的联邦制已经死亡了。”这表明美国
A.官僚机构日益臃肿
B.三权分立的机制遭废除
C.联邦政府权力扩大
D.地方政府丧失了自主权
8.
有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
A.指导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B.创造了现代化的新道路
C.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
D.让俄国工业化水平迅速赶超欧美
9.
以下是某同学在学习了《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后写的学习心得,正确的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
◇巴黎公社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俄国二月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十月革命的成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要与具体的国情相结合;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
中国古代一方面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另一方面商业仍然在蓬勃发展。对上述悖论的解释合理的是
A.重农是战国以后历朝的一贯政策,抑商并非贯穿始终
B.“盐铁官营”等政策成为了商业发展的最大动因
C.商人群体发展壮大保证商业蓬勃发展
D.市坊界限打破为商业发展扫清障碍
11.
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在中国古代史上,宋朝采取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该政策实施有利于
A.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B.促进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C.减轻农民的负担
D.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
12.
观察下面根据明朝农书整理的数据,它反映出当时江南的农业
A.注重精耕细作
B.农业工具落后
C.农业经营市场化
D.革新了农耕技术
13.
关于古代“市”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①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③隋朝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唐代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④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时间上的限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4.
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一步规定:“将该年班匠通告折价类解,不放私自赴部投当”。这种纳银代役的政策
A.有利于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B.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C.加强了工匠对国家的人身依附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15.
如图是19世纪后期的某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图示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交通工具的革新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对外殖民扩张的推动
16.
16世纪,美洲的一辛辣感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材料反映了
A.三角贸易
B.商业革命
C.价格革命
D.商业危机
1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18.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3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A.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B.洋务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19.
观察1843年与1858年英国向中国进口棉花及出口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6.54%
5.72%
印花布

14.25%
4.98%
棉纱

6.94%
4.86%
 
上述变化
A. 促使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冲击传统农业经营方式
C. 导致对外贸易开始出现逆差
D. 表明中国已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
请你给下图确定一个主题,这一主题应该是
A.“近代工业的起步”
B.“民族工业的春天”
C.“实业救国的浪潮”
D.“师夷长技以自强”
21.
下图为“1953-1973年中国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3、1958、1968、1973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A.1953年中国GDP超高的增长率是因为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
B.1958年中国GDP增长率远远高于世界是主要因为三大改造的完成
C.1968年中国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根源是周边国家形势的恶化
D.1973年中国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