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他们想通过努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共使,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他们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制造船炮,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材料三:“他们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四:“他们提出‘扶清灭洋’口号,鲜明地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1)指出材料二及材料三分别是哪些政治派别的主张?(2)针对这四种思想,这些政治派别在当时兴起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一的运动的领导人以及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4)材料二的运动最后的结果如何?
(5)材料三的运动得到哪位皇帝的支持?
(6)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受?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上海、福州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进出口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等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开放重庆、苏州、杭州等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以海关锐收做担保,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以上材料摘自《历史》人教版
请回答:(1)材料一是清政府与哪国签订的条约?
(2)材料二的条约中哪一条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材料三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了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简答题- (共2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请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写出这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及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2)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请列举四次侵华战争期间的两个事例。你从中感受到了哪些爱国精神?
(3)列强在侵华战争中,既有矛盾又相互勾结,指出列强联合侵华的两次战争?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
请回答:(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军事较量是指什么事件?
(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
(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刻,请写出他的名字和事迹?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判断题- (共1题)

(1)图示A这场战争发生时清朝的皇帝是光绪帝。( )
(2)图A这场战争后,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3)图B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 )
(4)图C这场战争使中国的领土香港岛被割占。( )
(5)图D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
(6)上述历史事件给我们深刻的历史教训是落后就要挨打。( )
4.选择题- (共23题)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
C.都有巨额赔款 |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 攻占北京,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D. 获得大量赔款
A.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占领香港 B.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占我国沿海岛屿
C.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造成的 D.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割占的结果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拜上帝教教义 | B.《劝世良言》 | C.《天朝田亩制度》 | D.《资政新篇》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
C.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华爸爸早逝,他与妈妈一起生活。妈妈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就给他请了一个保姆,并且给了他很多零花钱。小华认为妈妈不爱他,因为只有在他生病或者惹祸时才能够看见妈妈。于是,小华经常惹是生非,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
要建立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小华和妈妈应该怎么做?请你给他们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华爸爸早逝,他与妈妈一起生活。妈妈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就给他请了一个保姆,并且给了他很多零花钱。小华认为妈妈不爱他,因为只有在他生病或者惹祸时才能够看见妈妈。于是,小华经常惹是生非,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
要建立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小华和妈妈应该怎么做?请你给他们建议。
A.师夷长技、自强 |
B.民主、科学、新青年 |
C.民族、民权、民生 |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A.虎门销烟 | B.洋务运动 | C.公车上书 | D.新文化运动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