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材料一:纪念馆为古典木构建筑,略呈长方形,坐西朝东。馆内展览以大量的实物、照片、图表、模型等表现了他爱国忧民的一生。特别是虎门销烟模型,采用现代的声光电手法,形象地再现1839年他在广东虎门销烟的壮举。
(1)材料一中的纪念馆纪念的历史人物是谁?
材料二:政变发生后,谭嗣同本可以安全逃离,但他执意不走,被捕后慷慨赴死。临刑前在狱中墙上题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后来流亡日本的梁启超代谭嗣同抒发心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2)谭嗣同、梁启超参与了什么变法运动?为推动变法运动,他们开展了哪些活动?(举出两例即可)材料三:1925年3月12日,他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3)“三民五权”“三民”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在革新政治体制方面的功绩。(4)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这些英雄身上所共有的品质。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携工业革命的雄风,蒸蒸日上。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动,中国……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选择的最佳对象。
材料二: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
——摘编自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
材料三: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此款系…中国人民之赔偿总数…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对中国的殖民扩张活动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日清战争”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什么战争?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请你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史实距今多少年?
(2)依据材料概括学生斗争的两种主要方式。
材料二:

(3)时政漫画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上述漫画中能够解释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和运动结果的分别是哪幅?
材料三;五四运动后,一批年轻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思想的转变。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如北京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在他主编的《湘江评论》上,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认为这个胜利必将“普及于世界”,“我们应该起而仿效。”***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其它著名的学生领袖如周恩来、蔡和森、邓中夏等也先后走上了这条道路。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4)据材料三,指出五四运动后中国年青知识分子在思想方面的转变是什么。这一转变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的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这些成就或可提供一幅奋力拼搏的生动画面,但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是在哪一次战争失败后进行的?材料一中清朝“内外交困”的局面指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2.选择题- (共19题)
A.帝国主义 | B.封建主义 | C.北洋军阀政府 | D.清政府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 B.《马关条约》签订后 | C.《辛丑条约》签订后 | D.《临时约法》颁布后 |
A.列强侵略中国以割占土地为目的 |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C.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都在沿海地区 | D.中国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
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
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
C.维新派缺乏经验 |
D.顽固派反对变法 |
A.武昌起义 | B.袁世凯独裁统治 |
C.尊孔复古的逆流 | D.北洋军阀混战 |
①《辛丑条约》的签订 ②金田起义 ③护国运动开始 ④中国同盟会成立
A.②①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②④③① | D.②③①④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英军进攻虎门炮台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 D.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 |
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人间天国 | B.打击西方列强,进行反帝斗争 |
C.进行改朝换代,完成民主革命 | D.传播西方宗教,取代儒家学说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A.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B.实现了中外企业的平等竞争 |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 | D.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