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在此以前,中国是东方的庞然巨物,亚洲最大一个封建制度的堡垒。但是,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的一壁。从此,中国同周围国家的传统关系日渐改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然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马关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回忆录》
材料三 1900年,西方列强悍然发动了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1901年初,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太后借光绪帝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是指哪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抗击“东方小国”中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
(3)材料三中“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是指哪一场战争?慈禧太后的言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上述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无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材料三 中华民国建立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识,陈独秀认为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哪一政权颁布的什么文件?
(2)从材料二、三可看出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进行了哪些探索?
(3)写出材料二中“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的代表人物(两位)
(4)材料三中陈独秀等人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这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8题)
A.五四运动的爆发 |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C.辛亥革命的爆发 |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成立兴中会
②参与创办机关刊物《民报》
③任武昌起义总指挥
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A.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B.领导者是孙中山 |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时间 | 1894年前 | 1900年 |
列强在华设厂总数 | 80家 | 933家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A.军备废弛 |
B.观念落后 |
C.资金短缺 |
D.制度腐败 |
A.太平天国领秀的主观愿望 |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 |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A.起因和性质相同 |
B.都是英国发动的 |
C.结果都是清政府战败 |
D.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