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490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年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和英国的国情有什么不同?
(2)根据材料一回答,英国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是什么?中国战败后被迫接受了英国的什么“条件”?
(3)材料二中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从鸦片战争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拒签和约”是……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决斗争。天津、陕西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三 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

(1)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场民族运动的情况?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6月以后这场运动的主力军出现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说“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这场运动采取了什么方式?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青年学生们学习些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在民族危机日严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材料三2016年10月3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拜谒了南京中山陵。她表示,在孙中山先生的精神感召下,两岸一定会携手并进,为了民族复兴和民生繁荣,共同推动和平发展,创造未来愿景。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材料一中的两个工厂是由中国近代哪一个政治派别创办的?它们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2)材料二中的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戊戌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材料三中,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分析,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2.选择题(共15题)

4.
“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A.洋务派B.维新派C.工人和农民D.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5.
民国元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民国元年指的是
A.1911年B.1912年C.1913年D.1915年
6.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终结袁世凯帝制梦的是
A.护国战争B.护法运动C.二次革命D.武昌起义
7.
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震动了20世纪初的中华大地,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的大旗。率先举起这面大旗的是
A.鲁迅B.李大钊C.陈独秀D.胡适
8.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五四运动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遭到军警镇压
C.袁世凯复辟帝制D.辛亥革命失败
9.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这首《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唱出了青年的激情与远大抱负。那场“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
A.自由B.平等C.爱国D.和谐
10.
近代某报刊刊载过这样一句话:“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 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最早刊登这句话的刊物是
A.B.C.D.
11.
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这一事件发生在
A.100年前B.180年前C.200年前D.220年前
12.
圆明园的焚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留给中国人民的永久创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的一页。放火烧毁圆明园的殖民强盗是
A.美英联军B.英法联军C.沙俄D.日本
13.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B.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
C.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D.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14.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为加强海防而建立的新式海军有:
①南洋②北洋③勃海④福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5.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三军败绩”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
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16.
十九世纪末,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占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当时广西成了哪个国家的“势力范围”
A.美国B.俄国C.英国D.法国
17.
19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这“几个读书人”包括:
①李鸿章②康有为③梁启超④严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8.
“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人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这一事件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是
A.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列强首次攻入了中国的首都北京城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