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自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提到的这场战争”是哪一国家发动的?“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材料二
《南京条约》 | 《马关条约》 |
割香港岛 |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
赔款2100万银元 | 赔款二亿两白银 |
开放广州、福州等5个通商口岸 | 开放长江流域4个商埠 |
协定关税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2)材料二《南京条约》内容中,最能反映当时西方列强侵华诉求的是哪两项规定?
(3)从地理位置来看,《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开放通商口岸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2012年9月23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使用。海外媒体纷纷发表评论:中日对钓鱼岛之争愈演愈烈之际,“辽宁”号航母改变中国海军结构,改变了中日力量对比,强化远海能力,是中国强大实力的体现。抚今追昔,看到我国海军今日之强大,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110多年前的中国海军以及那场耻辱的黄海大战。
(4)材料三中所提到的110多年前黄海发生的海战属于哪次战争的一部分?此战中,率领致远舰英勇抗击日军的民族英雄是谁?材料四: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5)材料四中清政府收到“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份“礼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6)综合上述材料,请写出这一时期(1840-1901年)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器物之路)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材料中器物探索之路在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制度变革)
材料二:1895年,北京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摘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材料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为什么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思想解放)
材料四: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李显龙主旨演讲》
(4)材料五中“民族主义运动指的是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什么说“这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开创性的时刻”?(新的征程)
材料六: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5)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选择题- (共20题)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 B.决定发动武昌起义 |
C.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 D.建立兴中会 |
A.戊戌变法 | B.洋务运动 | C.新文化运动 | D.辛亥革命 |
A.收复新疆 | B.虎门销烟 | C.平息倭患 | D.抗击洋枪队 |
A.“扶清灭洋” |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C.“反对华北自治” | D.“民主与科学”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A.废除科举制 |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C.创办福州船政局 |
D.颁布剪辫法令 |
A.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
B.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
C.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 |
D.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 |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
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 | D.左宗棠击败阿古柏 |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③ |
A.“自强求富梦”——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B.“变法强国梦”——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C.“民主共和梦”——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实现中国历史第一次巨变 |
D.“民主科学梦”——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 |
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五四运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A.维新法令的颁布 B. 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A.维新思想 | B.三民主义 |
C.马克思主义 | D.***思想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