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帝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l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l0万匹。
材料四、“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摘自魏源《海国图志序》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思想主张。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帝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摘自《复兴之路》
(2)材料一的思想变成材料二的实践是由哪个派别来实施的?材料二提到的“军事工业”有哪些?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l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l0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
(3)据材料三说明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创办有何作用?材料四、“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摘自《张季子九录政闻录》
(4)根据材料四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为此,他创办了哪一企业?你认为他的主张在当时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
2.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复兴之路。
(伟大实践)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彻底击碎了清王朝的大国梦,一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人物开始了欧美之路。

材料二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曙光,一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人物又开启了苏俄之路。
材料三 南昌起义,大城市革命失败,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长沙计划破产。中国革命出路在哪里?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自己之路。
(论从史出)
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革命才能成功。

(问题探究)
(1)按提示补充完成表格。
① ;
② ;
③ 。
(2)十月革命结合中国送来的“曙光”是什么?“开天辟地”指哪一历史事件?
(3)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图中探索,放弃城市革命计划,向农村进军, 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4)今天,我们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你认为“中国梦”是什么?
(伟大实践)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彻底击碎了清王朝的大国梦,一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人物开始了欧美之路。
强国初梦 | 西化之路 | 共同主题 |
洋务运动 | 学习军事器物 | ③ |
① ;辛亥革命 | 学习政治制度 | |
新文化运动 | ② |

材料二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曙光,一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人物又开启了苏俄之路。
材料三 南昌起义,大城市革命失败,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长沙计划破产。中国革命出路在哪里?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自己之路。
(论从史出)
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革命才能成功。

(问题探究)
(1)按提示补充完成表格。
① ;
② ;
③ 。
(2)十月革命结合中国送来的“曙光”是什么?“开天辟地”指哪一历史事件?
(3)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图中探索,放弃城市革命计划,向农村进军, 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4)今天,我们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你认为“中国梦”是什么?
3.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中国近代两个条约的部分内容
A.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常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割香港岛给英国……
B.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1)材料一中a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试分析划线部分对中国队危害。b条款出自哪一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
材料三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3)材料三是哪一运动的口号?请你说出这一运动的标志性意义。
材料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

(4)图中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积极影响?中共七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一 下面是中国近代两个条约的部分内容
A.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常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割香港岛给英国……
B.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1)材料一中a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试分析划线部分对中国队危害。b条款出自哪一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
材料三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3)材料三是哪一运动的口号?请你说出这一运动的标志性意义。
材料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

(4)图中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积极影响?中共七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5题)
4.
1927年9月,***领导了秋收起义。有关秋收起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1927年八七会议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 B.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 |
C.起义中***决定进军山区 | D.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
5.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写道:“十余万共产党人于1934年10月逃出他们在江西的防御阵地……用一年的时间步行约6000英里,这是人类耐久力的伟绩,至今仍具有传奇性。”他说的“具有传奇性”的“伟绩”是指
A.南昌起义 | B.井冈山会师 | C.红军长征 | D.秋收起义 |
7.
罗斯福曾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并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对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A.罗斯福只看到日本作战力量的强大没有看到中国的力量 | B.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
C.中美两国在抗战时期一直合作抗日 | D.中国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
10.
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载:“学生罢课数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表明,在五四运动中
①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②运动具有空前的群众性 ③青年爱国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 ④运动具有坚决的斗争性
①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②运动具有空前的群众性 ③青年爱国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 ④运动具有坚决的斗争性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
12.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A.反帝反封建 | B.推翻三座大山 |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D.实现共产主义 |
13.
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
B.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 |
C.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 |
D.它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
14.
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的歌曲,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心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广为传唱,它们反映的时代心声是
A.自强求富 |
B.抗日救亡 |
C.人民解放 |
D.民主科学 |
15.
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 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 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
16.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清军的战斗力不强 |
B.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
C.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
17.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 “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18.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而且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成立中国同盟会并制定革命纲领 |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 |
C.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
19.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20.
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 )
A.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 | B.政治变革备受关注 |
C.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 |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22.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
B.三民主义 |
C.民主科学 |
D.***思想 |
23.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指的是( )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27.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何电邀***到重庆谈判( )
①诚心诚意和中共商讨国家大事 ②发动战争的准备不足 ③采取假和平策略欺骗人民 ④把拒绝和谈、制造内战、破坏和平的罪名嫁祸于共产党
①诚心诚意和中共商讨国家大事 ②发动战争的准备不足 ③采取假和平策略欺骗人民 ④把拒绝和谈、制造内战、破坏和平的罪名嫁祸于共产党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