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材料四 1915年9月15日一本杂志在上海黄浦江畔创刊,这本杂志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发端。
(2)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中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以及支持这次运动的清朝皇帝是谁?
(3)材料三中“它”指的是哪一事件?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说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此事之后,以“帝制自为者”的事件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这本杂志的名称?并说出这本杂志的创刊人是谁?他认定什么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5)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归纳出四次探索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共同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1年1月,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救探索开始了。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了“自强”“求富”的主张。
材料二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剪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 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人们发现,既然两千多年来都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心灵上的土偶,……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材料四 1915年9月15日一本杂志在上海黄浦江畔创刊,这本杂志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发端。
——以上材料摘编自纪录片《复兴之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最早是在什么事件后产生的?在“自强”“求富”的主张下,洋务派开展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向西方学什么?(2)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中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以及支持这次运动的清朝皇帝是谁?
(3)材料三中“它”指的是哪一事件?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说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此事之后,以“帝制自为者”的事件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这本杂志的名称?并说出这本杂志的创刊人是谁?他认定什么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5)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归纳出四次探索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共同作用。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材料二: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2)材料二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三:在现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材料三中党的主要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材料中的“现阶段”是指什么阶段?为“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合作领导了什么国民革命运动?
材料四:***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4)依据材料四,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
材料五: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的凯歌……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它终为***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
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年)《纽约时报》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此事件对中国有怎样的影响?材料中说“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于是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挽救民族危亡的?材料二: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2)材料二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三:在现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材料三中党的主要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材料中的“现阶段”是指什么阶段?为“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合作领导了什么国民革命运动?
材料四:***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4)依据材料四,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
材料五: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的凯歌……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它终为***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5)材料五中“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这次“撤退”过程中的生死攸关转折点是什么?这次撤退给人类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2.选择题- (共18题)
3.
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获取大量赔款 |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 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
4.
“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的依据。”该条约使中国
A.开始逐步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C.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 D.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5.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
A.反封建的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使命 | B.敌人长期封锁 |
C.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联合绞杀 | D.内部变乱导致分裂,由胜转衰 |
6.
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历史上英国曾以向中国倾销禁品——鸦片为直接原因发动了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是( )
A.中国大量白银流入英国 | B.一批中国人毁于鸦片 |
C.开放通商口岸 |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7.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国人自豪。但是历史上上海曾是中国耻辱的开始,也曾是中国希望的开始。这里的“耻辱”和“希望”分别是指( )
①上海曾是帝国主义的租借地
②上海的首次开放是被迫的
③蒋介石曾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④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①上海曾是帝国主义的租借地
②上海的首次开放是被迫的
③蒋介石曾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④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8.
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是中国社会动荡、风云变幻较为剧烈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 | B.北伐战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C.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 D.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
9.
纪录片《复必之路》的解说词中写道:“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0.
“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运动。从云南开始的…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国延续的阴谋,恢复的共和制。”材料评述的是
A.黄花岗起义 |
B.武昌起义 |
C.二次革命 |
D.护国运动 |
11.
李鸿章曾上书给皇帝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窃以为天下穷则变,变则通。……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下列以“自强”口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 )
A.安庆内军械所 | B.江南制造总局 | C.福州船政局 | D.轮船招商局 |
13.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及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通过一部法律文件对新的政治体制进行了设计,这部法律文件就是
A.《辛丑条约》 | B.《天朝田亩制度》 | C.《资政新篇》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4.
鲁迅说: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为此当时中国的知识界进行抗争的是:( )
A.提倡新文学 | B.提倡民主与科学 | C.赞颂十月革命 | D.宣传马克思主义 |
16.
“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保我平等,还我自由。实行主义,牺牲个人。有进无退,革命精神。”(蒋介石北伐誓词)此段誓词反映了( )
A.北伐战争反清、反帝的斗争目标 | B.国民革命属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
C.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 D.北伐的主要打击对象是帝国主义 |
17.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面对险峻艰苦的环境,战胜强大而凶残的敌人,走了二万五千里,实现了战略大转移。请你将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排序( )
①四渡赤水
②爬雪山过草地
③飞夺泸定桥
④巧渡金沙江
①四渡赤水
②爬雪山过草地
③飞夺泸定桥
④巧渡金沙江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③④①② | D.①④③② |
18.
我国有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体制改革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A.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
D.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
19.
1927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多事之秋,下列事件发生在这一年的有( )
①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
②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④“八一”南昌起义
⑤井冈山会师
①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
②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④“八一”南昌起义
⑤井冈山会师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