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1853年,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工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到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1)材料一中“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打破”与什么战争有关?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导致中国“解体”?材料二: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猛回头》
(2)材料二中国人民什么英勇反抗行为迫使洋人要求“这朝廷、压制我”?为什么说清政府己完全变成“洋人的守土官长”。(3)材料二作者传播什么思想?
(4)从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有益的历史教训?
材料一: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馒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

——斯塔夫里町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图文反映哪一次侵华战争带来的影响?试分析“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材料二:过去,中国有着一种与西方人感受到的非常类似的自豪感。由于这一原因,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现在中国尖锐的和不无害处的民族主义,可以视为一种报复,发奋要成为一个大国,惟一的大国,不论付出什么代价都在所不惜。因此它渴望付出双倍的革命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正如过去中国欣然接受佛教圣典和试图结识德先生和赛小姐。那样,她现在着力研究历史、社会学和人种学。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213页
(2)“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指哪一个世纪? “渴望付出双倍革命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在“这一个世纪中”有何表现?(3)简述“过去中国……试图结识德先生和赛小姐”概况。
(4)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在近代历程中的遭遇?
材料一: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幸指出:“人皆震惊于添口(岸)之多……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如泰西各国皆起于弹丸之地,创造各样利器,未及百年而成就如此之精。
——《复刘忡良中丞》
(1)李鸿章认为当时的国人最担心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李鸿章的思想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材料二: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说:“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那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这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地……”
(2)在“这个五十年”里,中国所出现的重大“进化”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材料三:……当革命派效法盂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从中西之间的形而下的 比较,进入到形而上的比较。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用史实说明革命派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4)上述材料反映当时中国社会发展有何特点?(不得照抄材料)
2.选择题- (共24题)
A.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 B.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
C.鲁迅《狂人日记》 | D.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
A.二次革命 | B.护国运动 | C.五四运动 | D.北伐战争 |
A.太平天国运动 | B.火烧圆明园 | C.义和团运动 |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A.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 | B.帝国主义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 |
C.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 D.中国民族工业对棉纱需求剧增 |
类别 | 篇数 | 比例 |
列强在中国 | 215 | 47.4% |
经济/财政/商务 | 87 | 19.2% |
总论 | 19 | 4.2% |
A.希望得到列强支持 | B.向国人介绍西学 | C.掲露列强瓜分阴谋 | D.为变法制造舆论 |
A.太平军 | B.义和团 | C.英法联军 | D.八国联军 |
A.维新派 | B.封建顽固派 | C.民主主义者 | D.洋务派 |
货物 | 单位 | 1843年税率 | 1858年税率 |
棉花 | 担 | 6.54% | 5.72% |
印花布 | 匹 | 14.25% | 4.98% |
棉纱 | 担 | 6.94% | 4.86% |
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 B.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
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 D.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

A.鸦片战争期间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
A.关天培 | B.林则徐 |
C.左宗棠 | D.邓世昌 |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鸦片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A.1871:伊利记 | B.1894:甲午记 | C.1898:变法记 | D.1900:庚子记 |
1861年 | 曾国藩 | 安庆内军械所 |
1898年 | 光绪帝 | 《定国是诏》 |
1915年 | 陈独秀 | 《青年杂志》 |
A.军事工业的兴起 | B.政治体制的变革 |
C.民主思想的传播 | D.近代化道路探索 |
A.虎门销烟 | B.洋务运动 | C.公车上书 | D.新文化运动 |
3.填空题- (共3题)
(1)鸦片战争期间, 在吴淞率众英勇抵抗,血洒炮台;1894年,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
指挥全舰官兵奋勇杀敌,结果全部壮烈殉国。
(2)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侵略国家是 。
(3)1915年,陈独秀在 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1)洋务运动期间,在“ ” “求富” 口号指导下,洋务派开展了一场维护清朝统治
的自救运动。
(2) 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新文化运动提倡 与科学,促使人们思想空前解放。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