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483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3

1.判断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判断并回答问题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同治初年由奕䜣、文天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了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简单的说,这个方案是要学习运用及制造西洋的军器来对付西洋人。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后来又是不彻底的实行……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这个方案的主旨是要变更政治制度,其最后目的是要改君主立宪,以期民族精神及维新事业得在立宪政体之下充分发挥和推进。变法运动无疑的是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满清皇室及士大夫阶级和民间的顽固势力本极雄厚,加上西太后的支助,遂成了一种不可抑遏的反潮辛亥武昌起义的领袖是新军的下级军官熊秉坤。他率队直入武昌,进玫总督衙门……亥革命打倒了清朝,这是革命惟一的成绩。清朝打倒了以后,我们固然扫除了一种民族复兴的障碍,但是等到我们要建设新国家的时候,我们又与民族内在的各种障碍面对面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以下表述中,是从材料中得出的,请填“正确”;违背上述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填“错误”;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填“未涉及”。
①奕䜣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想通过学习西洋制度来抵抗西方侵略。
②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③光绪皇帝支持了康有为的变法。
④辛亥革命没有让中国实现近代化。
(2)请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

2.综合题(共1题)

2.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抗争的历史,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上三幅图片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分别与哪三次侵华战争相关?
(2)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3)材料二中的挽联是为了悼念谁写的?
材料三: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义和团运动。英国人赫德评价道:“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材料三中“这场农民起义”指什么运动? 根据材料四概述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3.选择题(共27题)

3.
下列诗句中,颂扬左宗棠收复新疆业绩的是
A.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D.国之昌盛须流血,流血请从嗣同始
4.
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事变、天京陷落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中发生的关键大事。这些大事与其意义(影响)关联有误的一组是
A.金田起义一一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定都天京一一标志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胜
C.天京事变一一标志太平天国由盛转衰D.天京陷落一一标志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
5.
辨析如图漫画,请你判断它与哪一文件有关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D.《天朝田亩制度》
6.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这首《春愁》创作于
A.1893年4月17日B.1894年4月17日
C.1895年4月17日D.1896年4月17日
7.
1915年,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在蔡锷等人的反对下,维持八十多天即宣告失败:1917年,张勋拥戴宣统帝复辟帝制,经历四十多天的闹剧后宣告失败。这些历史现象说明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袁世凯没有掌握军队
C.五四运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D.帝国主义国家不支持中国恢复帝制
8.
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上,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①变法维新  ②自强、求富  ③民主、科学  ④民主共和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9.
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获取大量赔款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10.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 2008 年 6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1987 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天 6 月 26 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是为了纪念“全球禁毒第一人”( )
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
11.
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孙中山》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③④②①
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12.
“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
13.
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A.救亡图存
B.巩固清朝统治
C.向西方学习
D.发展资本主义
14.
鸦片哉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率兵奋起抵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清军将领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琦善
D.左宗棠
15.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16.
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不平等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极大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该条约是(   )
A.《马关条约》B.《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D.《瑷珲条约》
17.
某校八年级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A.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18.
在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使中国开始沦为和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分别是
A.《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 《望厦条约》
19.
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20.
1901年,李鸿章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家)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上年事变”指的是 (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
“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句打油诗深刻揭露了()
A. 鸦片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B.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官场腐败
C. 列强入侵使中国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的现状
D. 《南京条约》签订后,个体农户纷纷破产的现实
22.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务,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持此观点的人是
A.B.C.D.
23.
李鸿章曾上书给皇帝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窃以为天下穷则变,变则通。……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下列以“自强”口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 )
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福州船政局D.轮船招商局
24.
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阐发为(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主主义D.民生主义
25.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取而代之以共和国家”。他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  )
A.推翻清朝统治B.建立共和制
C.推翻封建制度D.建立君主立宪制
26.
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27.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35年,请问他今年多少岁(  )
A.69岁B.70岁C.71岁D.72岁
28.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它说明辛亥革命
①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使社会习俗发生了极大变化
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④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9.
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科学时代
C. 民主共和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