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482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4

1.综合题(共3题)

1.

   材料一:英国占领了香港岛,英、法、美等国在上海等地开辟租界,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五口通商后,鸦片走私的情况更加严重。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倾销到中国市场,使中国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小农经济逐渐破坏。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海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是出自哪个条约?该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哪些主权?
(2)材料二出自哪个条约?其中哪一条款体现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是哪次战争之后签订的条约?此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
阅读下列学生的漫画作品,回答问题:

(1)以上漫画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领导人是谁?漫画中的“指导思想”指的是哪一思想?
(2)漫画中的“革命团体”“革命组织”分别指的是哪一组织?成立的地点分别在哪里?
(3)漫画中的中华民国成立的地点是在哪里?革命果实被谁窃取了?
(4)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革命者们先后又开展了哪些反对“革命果实窃取者”的斗争? (举一例即可)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法、美等国积极响应。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材料二

材料三
表格(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
项目
国别
参战
舰数
装甲
情况
总排水量
(吨)
平均航速
(海里/时)
鱼雷发射管数
火炮
总数
鱼雷
艇数
中国
12
12
34466
15.34
27
195
2
日本
12
12
40840
16.33
36
268
0
 
材料四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摘自《中国历史》(岳麓书社)

请问: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强发动战争的原因。
(2)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图1)变为断壁残垣(图2)与哪一战争有关?罪魁祸首是谁?
(3)据材料三指出甲午战争中中国舰队在哪些方面与日本舰队存在差距?黄海大战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有何感想。

2.选择题(共25题)

4.
自古以来,人们用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成语“趁火打幼”来比喻趁人之危谋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B.俄国C.法国D.日本
5.
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历史人物往往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能正确说明中国近代化历程顺序的是
A.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B.张之洞、康有为、李大钊、孙中山
C.林则徐、孙中山、李鸿章、康有为D.孙中山、林则徐、康有为、洪秀全
6.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7.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廊坊阻击战B.威海卫战役C.旅顺大屠杀D.火烧圆明园
8.
下图是某城市的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这城市应该是( )
A.南京B.上海
C.虎门D.北京
9.
标志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永安封王
B.安庆陷落
C.天京陷落
D.天京事变
10.
下列四本清朝人物传记按照人物活动来分类,和其他三本不属于一类的是
A.
B.
C.
D.
11.
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一致的,那就是
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B.维护鸦片贸易合法化
C.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教训清政府
12.
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马关条约”“通商口岸”这两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城市是
A.重庆B.广州
C.上海D.九江
13.
有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
A.创立拜上帝会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制定《资政新篇》D.定都天京
14.
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下图《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
A.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清政府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D.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15.
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
有人说“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个“礼物”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
孙中山曾说“我只说一条: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孙中山的这一主张可以在哪部文献中找到法律依据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
20.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谁的悲壮名言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21.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此处“民贼”指的是
A.溥仪
B.段祺瑞
C.张作霖
D.袁世凯
22.
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A.英国B.日本C.俄国D.德国
23.
如下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
A.公元1912年B.公元1918年
C.公元1919年D.公元1920年
24.
1903年邹容写的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著作(  )
A.《猛回头》B.《警世钟》
C.《革命军》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25.
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C.洋务运动D.鸦片战争
26.
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A.曾国藩
B.康有为
C.林则徐
D.洪秀全
27.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李鸿章B.孙中山
C.康有为D.***
28.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