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各用一句话概括)。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
(3)对于上述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你有何感想?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一个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中的“拳匪运动”即“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是指哪一事件?为镇压“拳匪运动”,列强发动了哪次战争?(2)材料中的“第一、第二两个方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继前三个方案,材料中“孙中山的救国救民方案”可以视作我国近代史上第四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救国救民方案的革命理论。
(4)根据上述几个方案,请归纳这些方案的共同主题。
材料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具有怎样的性质?材料二 (如下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示意图

(2)材料二中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在什么地方建立起来的?
(3)材料一、二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材料三 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建党伟业》中的特殊数字解读
(4)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材料四中的“数字”:从“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到90年后的今天中共党员8000多万,这一数据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在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2)材料二中的“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事件?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3)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4)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新的征程)
材料五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5)综合上述材料,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选择题- (共20题)
A.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 B.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
C.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 D.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B.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 |
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 D.主张学习西方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
A.虎门销烟对英国打击最为沉重 |
B.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
C.有印度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 |
D.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是世界殖民霸主 |
A.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圆明园 |
A.魏源 | B.曾国藩 | C.洪秀全 | D.詹天佑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
A.太平天国 |
B.洋务运动 |
C.辛亥革命 |
D.公车上书 |
阵地 | 《新青年》、北京大学 |
旗帜 | 民主、科学 |
代表人物 | 李鸿章、康有为、张謇 |
影响 | 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
A.阵地 | B.旗帜 | C.代表人物 | D.影响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