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为建立新的制度而战,而中国则在为建立新的王朝而战。中国的这个新王朝又把自己包裹起来。200年后,英国的“新制度”却战胜了中国的“新王朝”。
(1)“新制度战胜新王朝”指什么战争?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何重要影响?
材料二: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世界资本主义在19世纪50年代迅速发展。扩大外国市场,掠夺殖民地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强烈愿望。
材料三:“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4)进入20世纪列强发起了新的侵华战争,由此给中国带来什么严重危害?请举一例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典型事例?
材料四: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三的运动和材料四的事件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变化?
材料一:17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为建立新的制度而战,而中国则在为建立新的王朝而战。中国的这个新王朝又把自己包裹起来。200年后,英国的“新制度”却战胜了中国的“新王朝”。
(1)“新制度战胜新王朝”指什么战争?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何重要影响?
材料二: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世界资本主义在19世纪50年代迅速发展。扩大外国市场,掠夺殖民地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强烈愿望。
——摘自王乃庄《亚罗号事件的风波》
(2)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强烈愿望”,列强又发起了什么侵华战争?其中哪一罪恶行径集中体现了列强的侵略暴行?材料三:“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清政府在哪场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这一运动的破产?(4)进入20世纪列强发起了新的侵华战争,由此给中国带来什么严重危害?请举一例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典型事例?
材料四: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三的运动和材料四的事件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变化?
2.
近代以来,政治民主化彰显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实际上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材料二:美国前总统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千百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布什的演讲,指出美国在独立后哪一做法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国民议会在主宰面前并在他的庇护之下确认并宣布下述的人与公民的权利: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上述事件反映了近代世界民主政治发展怎样的演进趋势?
材料一: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实际上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材料一中作者所推崇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指的是什么制度?它是以什么法律文献为基础确立起来的?材料二:美国前总统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千百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布什的演讲,指出美国在独立后哪一做法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国民议会在主宰面前并在他的庇护之下确认并宣布下述的人与公民的权利: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人权宣言》部分引文
(3)材料三的文件是哪一历史事件中颁布的?该事件有何重大影响?(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上述事件反映了近代世界民主政治发展怎样的演进趋势?
3.
近代欧洲是世界发展的中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好像度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场思想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运动的实质。
(2)材料二中“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革命风暴”开始于什么事件?
(3)“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是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的变革威力并不减弱?
(4)请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在世界上确立优势地位的条件有哪些?
材料一: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好像度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
——美学家蒋勋
材料二:当谈到18世纪80年代末的英国和法国时,恩格斯指出:“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场思想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运动的实质。
(2)材料二中“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革命风暴”开始于什么事件?
(3)“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是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的变革威力并不减弱?
(4)请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在世界上确立优势地位的条件有哪些?
2.选择题- (共12题)
4.
2019年10月1日上午,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欢庆共和国70华诞。中国近代史时期,西方列强不请自来,侵占过我国北京的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6.
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崇尚英雄、纪念英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邓世昌等清军将士英勇抗敌、为国捐躯的事迹发生在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1.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 | B.文艺复兴的兴起 | C.工业革命的开始 | D.全球化趋势发展 |
12.
学完了一段世界近代史,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内容,你可以得出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B.近代社会的曙光 |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
D.资本主义制度的终结 |
14.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热播说明了人们对历史的喜爱和关注。其中有这样一段: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是( )
A.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号称“日不落帝国” |
B.发现了美洲大陆,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
C.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