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重庆市求精中学九年级下期综合练习01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469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10/9

1.判断题(共1题)

1.
判断题:每项1分,本大题共5分。
请阅读以下材料: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此后的近一百年间,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标,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和任务性质。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改变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卡对应题号后涂 “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涂 “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涂 “C”。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和任务性质。( )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 )
(4)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 )
(5)彻底反帝反封建、实现国家近代化、改变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是近代中国人的根本任务。( )

2.综合题(共3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对这些地区的统一方式不同,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在北疆、西南地区以及南部等边疆地区设立了众多的郡县。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西域都护府。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1875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3月,左宗棠移驻肃州(今酒泉),督率220营大军西征。他根据新疆北可控南的地理形势,确定了先北后南的战备方针,指挥清军仅用半年时间,就收复了乌鲁木齐等北疆大部分地区。……1877年春,清军向南疆推进,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军队。1878年1月,清军收复了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汉朝在边疆地区管理上的特点,并指出设置西域都护府的目的。(2分)
(2)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根据材料二,指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2分)
(3)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迎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特殊的政治制度?(1分)
(4)综上所述.说明我国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1分)
3.
观察左图《卢沟桥事变前形势图》。(3分)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方框内。
A.九一八事变发生地 B.“双十二事变”发生地
(2)请根据图片指出卢沟桥事变前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材料二   该法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材料三   1978年12月18日的北京,白雪皑皑,空气新鲜。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的重大历史关头,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的思路”和苏联僵化的“模式”分别指什么?(2分)
(2)材料二出自罗斯福新政的哪一法令?(1分)依据材料指出美国政府颁布这个法令的目的。(1分)
(3)材料三指出的是哪次会议?(1分)为什么说这次会议使“中国实现了伟大是历史性转折”?(1分)
(4)“列宁的思路”、罗斯福新政及使“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会议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分)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1分)

3.选择题(共5题)

5.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
6.
提示历史事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慕尼黑协议》签订----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B.九一八事变----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
C.胡世合惨案----中国民主同盟建立
D.抗战时期,大量学校内迁----重庆教育大发展
7.
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上述口号所体现出的五四精神主要是
A.爱国B.进步C.民主D.科学
8.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A.改革开放伟大决策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D.“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9.用H、O、Na、S四种元素,写出符合事实的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每一项写一个)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