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矗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其基座浮雕群生动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为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伟大奋斗历程,是艺术与历史结合的典范。
请赏析:

(1)历史给予艺术创作丰富的内涵。请分别简析艺术家们为什么选择与上面三幅浮雕作品对应的相关历史事件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创作素材?
(2)上面三幅作品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浮雕群的代表,栩栩如生的画面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瞬间,而且深刻地诠释了中华民族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
(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艺术作品要达到赋予历史鲜活生命力的境界,在其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请赏析:

(1)历史给予艺术创作丰富的内涵。请分别简析艺术家们为什么选择与上面三幅浮雕作品对应的相关历史事件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创作素材?
(2)上面三幅作品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浮雕群的代表,栩栩如生的画面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瞬间,而且深刻地诠释了中华民族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
(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艺术作品要达到赋予历史鲜活生命力的境界,在其创作过程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2.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
【党的成长】
在党的历史上,经历了一个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请指出党的历程中的两个重大转折点?
【民族大义】
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请根据此结论完成下面表格。
【开拓创新】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证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有强大的生命力。请用史实来论证此观点。(至少举出一例,
【执政为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高度重视民生建设,在“十二五”规划中更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请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民生建设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至少写出一条,
【归纳反思】
从以上探究中,我们有何认识?
【党的成长】
在党的历史上,经历了一个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请指出党的历程中的两个重大转折点?
【民族大义】
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请根据此结论完成下面表格。
能论证主题结论的相关史实 | 简要阐释相关史实 |
西安事变 | |
重庆谈判 | |
请再自选一例能论证主题结论的相关史实并简要阐释: |
【开拓创新】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证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有强大的生命力。请用史实来论证此观点。(至少举出一例,
【执政为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高度重视民生建设,在“十二五”规划中更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请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民生建设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至少写出一条,
【归纳反思】
从以上探究中,我们有何认识?
3.
得中原者得天下——大中原经济区的宏伟蓝图让世人将目光聚焦在地处中原的河南,这是我们家乡发展的机遇。
请探究:
【厚重河南】
河南是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经产生过许多辉煌成就。请列举能见证河南厚重历史底蕴的相关史实。(至少写出两例,
【近代风云】
请举出近代历史上一例发生在河南并对时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畅所欲言】
在大中原经济区宏伟蓝图下,怎样才能抓住历史所赋予的机遇,使家乡发展得更美好,请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
请探究:
【厚重河南】
河南是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经产生过许多辉煌成就。请列举能见证河南厚重历史底蕴的相关史实。(至少写出两例,
【近代风云】
请举出近代历史上一例发生在河南并对时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畅所欲言】
在大中原经济区宏伟蓝图下,怎样才能抓住历史所赋予的机遇,使家乡发展得更美好,请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
4.
2011年3月20日,美国、法国等多国部队对利比亚进行空中打击,加剧了该国局势的动荡,民众苦不堪言,渴盼和平。为此,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借鉴历史,维护和平”为主题,进行下列探究:
【慧眼辨识】
请感悟辨识与同学们收集的图片资料相关的历史事件(内容),将其中有利于人类和谐相处、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选出来(写出序号即可,:

【反思归纳】
根据同学们收集的图片资料,请归纳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人类和谐相处的思想理念有哪些(至少写出两条,?上面图片资料所反映的不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写出一条即可,
【鉴古喻今】
请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和谐相处出谋划策。(写出一条建议或方案即可,
【慧眼辨识】
请感悟辨识与同学们收集的图片资料相关的历史事件(内容),将其中有利于人类和谐相处、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选出来(写出序号即可,:

【反思归纳】
根据同学们收集的图片资料,请归纳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人类和谐相处的思想理念有哪些(至少写出两条,?上面图片资料所反映的不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写出一条即可,
【鉴古喻今】
请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和谐相处出谋划策。(写出一条建议或方案即可,
5.
辩证、全面地看问题是客观认知事物的基本方法。
材料一

(1)分析材料一所示示意图,导致英国棉花输入量迅速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又是什么? (2)分析材料一所包含的最重要历史信息与材料二、材料三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来分析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4)根据上述探究,对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一

材料二 我要求你们问问你们的父母,请他们描述一下他们记事里的国家是什么模样;他们会告诉你们那时的贫穷程度已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住的是茅屋,土地贫瘠……;连人畜糊口都不能保证。
将这幅图画与我们国家现在的模样比较一下:工人的工资翻来一番;住的是舒适的新房;土地、道路和其他环境都有了令人满意的快速提高。这种令人愉悦的改变源于何时?源于何故?你们首先得和我一样承认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工业是一大好变化的源头。
——[美]托马斯•K•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
材料三 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工人居住在肮脏的棚户区和墙上流着水的地下室里,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抢劫。——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请探究:(1)分析材料一所示示意图,导致英国棉花输入量迅速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又是什么? (2)分析材料一所包含的最重要历史信息与材料二、材料三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来分析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4)根据上述探究,对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选择题- (共17题)
7.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各国政要议论纷纷,下面各国政要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①美国:“中国,你的又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Hello,香港岛终于归属我们大英帝国了!”
③日本:“我们的机器可以搬到中国去挣大钱了!”
④德国:“多威武,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了!”
①美国:“中国,你的又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Hello,香港岛终于归属我们大英帝国了!”
③日本:“我们的机器可以搬到中国去挣大钱了!”
④德国:“多威武,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了!”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8.
左宗棠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世人的高度赞誉。下面与他的丰功伟绩有关的诗句是
①“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②“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③“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④“提挈自西东,帕首靴刀,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塞霜边刀,万里寒鸦相国祠。”
①“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②“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③“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④“提挈自西东,帕首靴刀,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塞霜边刀,万里寒鸦相国祠。”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9.
对下面这组历史照片资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主题确定为《中国百年外交风云》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是中国近代外交耻辱的见证
③《乔的笑》、上海 APEC会议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
④中国百年外交巨变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

①主题确定为《中国百年外交风云》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是中国近代外交耻辱的见证
③《乔的笑》、上海 APEC会议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
④中国百年外交巨变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0.
***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如此高度评价二人是因为他们
①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都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
④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①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都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
④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1.
“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分,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今日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今后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死得其所。”李宗仁的这段话应该是在哪一历史事件后有感而发
A.九一八事变 |
B.平型关大捷 |
C.台儿庄战役 |
D.百团大战 |
12.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镜头,通过宋庆龄的视线反映的是1949年5月,人民解放军在解放上海战役中,严守纪律,不住民房,露宿街头的情景。这一情景深深感动了宋庆龄,美国媒体也对这一情景进行评论:蒋介石再也回不来了。以下最适合用来诠释宋庆龄的感动与美国媒体评论的一句是
A.得民心者得天下 |
B.卧薪尝胆 |
C.骄兵必败 |
D.胜败乃兵家常事 |
13.
示意图简洁明了,有利于对历史事件相互间联系的理解。下图所示是对新中国建国初期形势的反映,下面史实与相互联系正确的选项是


A.①人民民主政权巩固②一届政协会议③开国大典④西藏和平解放 |
B.①人民民主政权巩固②解放南京③西藏和平解放④土地改革 |
C.①人民民主政权巩固②西藏和平解放③土地改革④抗美援朝 |
D.①人民民主政权巩固②西藏和平解放③土地改革④一五计划 |
14.
我们同学大多数是在1990年以后出生的,按照流行说法被称为“90后”。下列事件中,我们“90后”的同学可能亲身经历的是
①参加深圳特区的创建
②成为九年义务教育受益者
③见证香港、澳门回归
④在上海世界博览会当青年志愿者
①参加深圳特区的创建
②成为九年义务教育受益者
③见证香港、澳门回归
④在上海世界博览会当青年志愿者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5.
当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相继当选“感动中国”人物时,整个民族震撼于他们那种“国为重”、挺起民族复兴大业坚实脊梁的精神!与两位科学家共同经历了那个激情燃烧岁月且堪称“民族脊梁”的是
①邓世昌
②王进喜
③邓稼先
④焦裕禄
①邓世昌
②王进喜
③邓稼先
④焦裕禄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6.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戏剧以其丰富的内涵,通过有限的舞台空间演绎着无穷的人生百态。下列戏剧作品中,用杀父娶母这样激烈冲突情节,塑造了一位同命运抗争英雄形象的作品是
A.《窦娥冤》 |
B.《俄底浦斯王》 |
C.《哈姆雷特》 |
D.《屈原》 |
17.
归纳、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历史中的大事件,在比较归纳中,两历史事件相同之处是
①产生背景相同,都与资本主义发展有关
②都可归类到思想解放专题中
③传播过程中都在法国达到高潮
④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①产生背景相同,都与资本主义发展有关
②都可归类到思想解放专题中
③传播过程中都在法国达到高潮
④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9.
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是人类社会从专制和人治社会向民主与法治社会过渡的历史,法制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下符合这一趋势的是
①《权利法案》
②《人权宣言》
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慕尼黑协定》
①《权利法案》
②《人权宣言》
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慕尼黑协定》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0.
2011年3月10日发生的大地震给日本造成巨大破坏,日本的未来令人关注。下列历史事件能够见证日本民族具有战胜困难经验的是
①明治维新
②九一八事变
③七七事变
④20世纪7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①明治维新
②九一八事变
③七七事变
④20世纪7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1.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917年十月革命、1991年苏联解体,三件大事的共同点是
A.都导致了新政权的建立 | B.都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
C.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 D.都导致了世界格局的变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