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某校九年级(8)班以“中国近现代经济探索和发展历程”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表格解读】
建国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四大件”
【史实论证】
不但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2010年9月温家宝接受CNN记者访谈
(1)根据图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张謇的主张是什么?根据图2,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四大件”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和你的亲身感受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和“有保障”,采取了什么措施?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原因。
【图说历史】

【表格解读】
建国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四大件”
时间 | 四大件 |
20世纪50—70年代 |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
20世纪80—90年代 |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
21世纪 | 手机、电脑、汽车、住房 |
不但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2010年9月温家宝接受CNN记者访谈
(1)根据图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张謇的主张是什么?根据图2,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四大件”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和你的亲身感受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和“有保障”,采取了什么措施?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材料二 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这是很大、很幸福、超乎许多国家的权利。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三下图 是西方思想发展的历程图。

(1)恩格斯所说的诗人的代表作是什么?他的作品弘扬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2)材料二中伏尔泰的主张最早在法国哪部文献中得到体现?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的内容。
(4)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思想解放的历史作用?
材料一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材料二 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这是很大、很幸福、超乎许多国家的权利。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三下图 是西方思想发展的历程图。

(1)恩格斯所说的诗人的代表作是什么?他的作品弘扬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2)材料二中伏尔泰的主张最早在法国哪部文献中得到体现?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的内容。
(4)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思想解放的历史作用?
3.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以“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读图说史】见图1、图2

【论从史出】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

【读史明智】

(1)通过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的敌对双方阵营。
(2)两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3、图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面对侵略的历史,日本和德国的态度有何不同?
【读图说史】见图1、图2

【论从史出】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

【读史明智】

(1)通过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的敌对双方阵营。
(2)两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3、图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面对侵略的历史,日本和德国的态度有何不同?
2.选择题- (共9题)
9.
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歌词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指的是( )
A.1949年新中国成立 | B.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
C.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 D.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
11.
泉州的晋江等地有回族聚居的村庄,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应该是( )
A.晋江本地土生土长的民族 |
B.都是从宁夏回族自治区迁移过来的 |
C.信仰伊斯兰教的汉族人 |
D.波斯人、阿拉伯人与中国人融合发展而形成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