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湖北省蕲春县实验中学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462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4/9

1.综合题(共1题)

1.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材料三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图一 图二
(1)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文化运动?
(3)材料三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
(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同意义是什么?

2.选择题(共13题)

2.
《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 ……若机房工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此则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使用机器生产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C.行业分工精细,生产有序D.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3.

如图,矩形ABCD中,AB= 3 ,BC= 6 ,点E在对角线BD上,且BE=1.8,连接AE并延长交DC于点F,则 CFCD ={#blank#}1{#/blank#}.


4.
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5.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
6.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
7.
下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的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
A.局部抗战阶段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D.大反攻阶段
8.
它曾是清朝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我国改革开放首批建立的经济特区,请问这个城市是()
A.南京B.上海
C.深圳D.厦门
9.
如图是一根古代石柱的部分,该石柱上刻有约8000字的法律条文,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
A.极力维护封建主的统治B.是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遗物
C.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历史遗物D.是伯利克里制订颁行的
10.

如图,过正方形ABCD顶点B,C的⊙O与AD相切于点P,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连接EF.

11.
14—16世纪,欧洲的思想领域和商业交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世界被发现”是指
A.尼德兰革命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新航路的开辟
12.
下列对17、18世纪的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相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B.革命前夕资本主义发展都受到严重阻碍
C.结果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D.革命过程都曲折复杂,出现了封建势力复辟
13.
下列哪一文献奠定了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D.《1787年宪法》
14.
如图,下列历史人物中,领导人民反抗殖民地统治并取得胜利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