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9题)
1.
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某校八年级同学准备以“闭关与开放”开展主题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的准备】
(1)为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搜集相关资料?(2分)
【史实的整理】
(2)某同学从开放与闭关两方面搜集整理了以下史实,请完成相关内容:(4分)
【问题的探究】
(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上述条约中的“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放”在本质上有何不同?(4分)
【历史的感悟】
(4)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开放、参加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你认为青少年学生应如何把握时代潮流,做好为国效力的准备?
【资料的准备】
(1)为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搜集相关资料?(2分)
【史实的整理】
(2)某同学从开放与闭关两方面搜集整理了以下史实,请完成相关内容:(4分)
开放国兴 | ①646年,日本效仿隋唐制度进行_________________,使日本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形成“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有力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
闭关国衰 | ③1453年,重继承而轻创新,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优点和长处的____________帝国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
④清政府实行____________政策,使中国逐步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最终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
(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上述条约中的“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放”在本质上有何不同?(4分)
【历史的感悟】
(4)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开放、参加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你认为青少年学生应如何把握时代潮流,做好为国效力的准备?
2.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农民生活的历史照片:

(1)请指出以上历史照片拍摄时间的先后顺序(只需填入序号,2分)。
【 】——【 】——【 】——【 】
材料二:如图,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

(2)“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这副农家对联体现了以上示意图中A、D两个时期什么土地政策?(2分)“当年”和“今岁”的两次“分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材料三: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地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
(3)材料三指出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是什么?(2分)你为现阶段为实现这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2分)
材料一:如图,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农民生活的历史照片:

(1)请指出以上历史照片拍摄时间的先后顺序(只需填入序号,2分)。
【 】——【 】——【 】——【 】
材料二:如图,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

(2)“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这副农家对联体现了以上示意图中A、D两个时期什么土地政策?(2分)“当年”和“今岁”的两次“分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材料三: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地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
(3)材料三指出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是什么?(2分)你为现阶段为实现这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2分)
3.
民主政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
(1)古代雅典 执政时期,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 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3)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政策,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4)根据“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我国在回归后的香港、澳门设立 。
(1)古代雅典 执政时期,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 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3)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政策,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4)根据“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我国在回归后的香港、澳门设立 。
7.
二十世纪以来,中美关系既伴随着霸权和侵略,又在合作与竞争中向前发展,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外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时间持续之长、对中国主权完整与***说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现在就是只争朝夕的时候了,是我们两国人民攀登那种可以缔结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伟大境界的高峰的时候了。”
——《中美关系30年》

(2)材料二所示历史事件距今多少周年?(2分)与材料一相比,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三:

(3)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现阶段中美关系有什么特点?(2分)你认为应如何促进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2分)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外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时间持续之长、对中国主权完整与***说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现在就是只争朝夕的时候了,是我们两国人民攀登那种可以缔结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伟大境界的高峰的时候了。”
——《中美关系30年》

(2)材料二所示历史事件距今多少周年?(2分)与材料一相比,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三:

(3)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现阶段中美关系有什么特点?(2分)你认为应如何促进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2分)
8.
新中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突飞猛进。
(1) 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2)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被顺利送入太空轨道,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1973年,农业科学家 成功培育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
(4)1986年,我国开始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 ”。
(1) 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2)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被顺利送入太空轨道,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1973年,农业科学家 成功培育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
(4)1986年,我国开始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 ”。
9.
古代不同地区的优秀文明成果展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1)古代西亚的《__________________》是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_____________》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
(3)穆罕默德创立的_______________,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4)_______________是法国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被雨果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
(1)古代西亚的《__________________》是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_____________》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
(3)穆罕默德创立的_______________,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4)_______________是法国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被雨果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
2.判断题- (共1题)
10.
和平交流与暴力冲撞是古代区域文明交往的两种方式。下列关于古代区域文明交往的史实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公元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方文明发生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古代罗马在我国汉朝时称大食,地中海一度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丝绸之路是当是横穿欧亚大陆的商贸通道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3世纪来中国元朝,回国后将所见所闻口述成书《天方夜谭》,向西方展现了迷人的东方文明,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元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方文明发生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古代罗马在我国汉朝时称大食,地中海一度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丝绸之路是当是横穿欧亚大陆的商贸通道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3世纪来中国元朝,回国后将所见所闻口述成书《天方夜谭》,向西方展现了迷人的东方文明,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共24题)
11.
“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两会上对尊严内容的阐述。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 )
A.中华民国成立 | B.新中国成立 |
C.抗美援朝胜利 | D.三大改造完成 |
12.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中央人民政府首次会议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
14.
下列新中国初期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中,粮棉钢煤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度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煤产量
1952年 1.64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0.65亿吨
1957年 1.95亿吨 164万万吨 535万吨 1.3亿吨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②一五计划的实行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④国有企业的改革
年度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煤产量
1952年 1.64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0.65亿吨
1957年 1.95亿吨 164万万吨 535万吨 1.3亿吨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②一五计划的实行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④国有企业的改革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15.
邓小平说“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是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文革”十年动乱给我们深刻的历史教训是( )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④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④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17.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9O2 {#mathml#}{#/mathml#}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18.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9O2 {#mathml#}{#/mathml#}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19.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9O2 {#mathml#}{#/mathml#}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20.
近年来,南海、东海冲突时有发生,面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应
①坚决维护领土与主权完整
②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③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
④通过国际仲裁决定钓鱼岛、黄岩岛等地领土归属
①坚决维护领土与主权完整
②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③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
④通过国际仲裁决定钓鱼岛、黄岩岛等地领土归属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2.
如图,2011年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幅分藏于浙江和台湾的名画终于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今人面前。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璧:


A.反映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
B.表明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
C.标志着两岸实现了和平统一 |
D.表明国共两党再次实现合作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9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