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

(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一中五四运动是20世纪“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梁启超曾提出近代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梁启超的这一观点在五四运动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材料二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3)根据材料二,概括***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证明这一观点。
材料一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

(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一中五四运动是20世纪“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梁启超曾提出近代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梁启超的这一观点在五四运动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材料二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

(3)根据材料二,概括***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证明这一观点。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公元1300-1820年中国和西欧人均GDP比较

材料二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3)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是如何“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一 公元1300-1820年中国和西欧人均GDP比较

——资料来源: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1)从材料一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从1500年到1820年西欧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些史实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出现?材料二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强攻”的办法是什么?面对失败,他是如何“改变”的?(3)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是如何“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2.选择题- (共17题)
5.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是一个学习西方的过程,经历了“始而言技(技术)”、“继而言政(制度)”、“进而言教(思想)”的过程。下列对近代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洋务运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
②康梁维新派主张“三民主义”
③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①洋务运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
②康梁维新派主张“三民主义”
③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6.
(题文)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
B.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完全丧失 |
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D.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封建因素又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 |
7.
《***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A.创办黄埔军校 |
B.北伐胜利进军 |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
D.实现全国统一 |
10.
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下图中空格所代表的历史阶段( )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B.生产资料一直是公有制 |
C.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 |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
12.
1972年3月6日,一组非常新颖别致的图案出现在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这组图片传递的信息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 B.中美关系缓和并走向正常化 |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D.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3.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欧洲中世纪时代特征的史实是
A.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盛行 |
B.伊斯兰教盛行 |
C.封臣表示对封君效忠 |
D.基督教会对文化绝对控制 |
14.
何汉文在《俄国史》中说:“大改革之结果,俄罗斯已打破封建专制之农业社会状态,而转入民主化之资本主义社会,贵族没落而新生之资产阶级抬头,由贵族地主阶级之独占垄断,而趋于劳资阶级之分化。”这次“大改革”是指
A.大化改新 |
B.彼得一世改革 |
C.叶卡捷琳娜改革 |
D.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
15.
对下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美国崛起之路(部分)

美国崛起之路(部分)
A.①——赢得了国家独立,确立了共和政体 |
B.②——召开制宪会议,宣告了美国的成立 |
C.③——内战宣告结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D.④——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投降 |
16.
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另一位作家彭塔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以上两位作家的观点都体现了
A.民主科学精神 |
B.生物进化理论 |
C.自由平等思想 |
D.人文主义精神 |
17.
一战后,战胜国对战后世界作出了重新安排,确立了新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建立 |
B.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
C.顾及到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
D.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