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外语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454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4/29

1.综合题(共2题)

1.
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苏俄实行新政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国家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罗斯福政府花费巨资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这些工程使美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
——摘编自百度
材料三  90年代中期的美国,与之伴随的是美国经济123个月的持续增长。美国经济进入巅峰状态之际,新经济潮流迅猛,势不可挡。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增长。1999年元旦,欧洲通用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体现了苏俄哪一新政策的内容?这一政策主要“新”在哪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同时德国和日本怎样应对经济危机的?
(3)材料三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有何特点?
(4)材料四中美国的“援助”指的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的主要表现和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
(5)从苏俄实行新政策和罗斯福实行新政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2.
提高阅读、观察和理解的能力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春,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是,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战争临近结束时,这种由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战后的国家利益越来越想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也因内部的不和而走上分裂……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列宁预言:“远东的全部外交使和经济史使人毫不怀疑,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要防止美日之间日益尖锐的冲突是不可能的。“
材料三  使纳粹国家接收无条件投降条款,惩办战犯、消灭纳粹党及其影响,会议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材料四  近代英国政治家亨利·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斯大林所说的“共同敌人”是谁?列出二战中“同盟国”团结合作打败共同敌人的两个事例。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大同盟”正式分裂的标志。
(3)二战中哪一事件证实了材料二中列宁的预言?
(4)材料三所述是哪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为战后哪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国家间合作或冲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面对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中国应当如何应对?

2.简答题(共1题)

3.
20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改变了历史发展的面貌,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2)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是哪两大军事集团?
(3)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建立标志是。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苏(俄罗斯)在二战中联合行动,共同抗击法西斯有关的是?

3.选择题(共12题)

4.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B.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C.晚清政府的挣扎与徘徊D.东西方的冲突与隔绝
5.
联合国教科文准备去考察古代巴比伦文明被毁坏的情况,他们应该去下图中的哪一地区( )
A.AB.BC.CD.D
6.
《全球通史》中写道:“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A. 新航路开辟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B.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 新航路开辟造成了东方的贫穷和落后
D. 新航路开辟促使文艺复兴的开展
7.
因果关系指的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下列对历史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A.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
B.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美国宪法诞生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北方取得战争胜利
D.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8.
19世纪六十年代,欧美资本主义革命和改革潮流兴趣的根本原因在于
A.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B.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
C.封建统治面临空前危机D.自由主义思想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
9.
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三个知识点归入一个单元来学习,下列最适合用于该单元名称的是
A.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B.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C.动荡的欧洲D.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10.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之处在于
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导致革命爆发
②资产阶级在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
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革命后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③④B.①④
C.①②③D.②③
11.
下列美国独立战争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萨拉托加战役②华盛顿当选美国首任总统③来克星顿枪声④《独立宣言》
A.①③④②B.③②④①C.③④②①D.③④①②
12.
有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B.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工业革命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3.
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都很关注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A.废蕃罢县B.实行征兵制
C.努力发展教育D.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14.
大众牌汽车的部件来自四大洲的20多个国家,西门子5万多个产品的部件来自130个国家。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被各国广泛利用
B.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世界经济发展出现全球化趋势
15.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