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盐都区实验学校初三下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442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7/24

1.综合题(共2题)

1.
结构图示法是一种利用图片形式梳理,划分知识要点,条理清晰,一目了然的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计7分)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中国“近代化探索”》和《西方“步入近代”》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在传承和发展儒学上的重要贡献。(2分)
⑵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思想得以解放的系列重大实践。(2分)
⑶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论证“思想变革”与“制度变革”的关系。(3分)
2.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政治领域、学术论坛新闻跌宕。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计8分)
材料一:1942年元旦,在美国白宫,罗斯福总统首先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紧接着,丘吉尔、苏联代表***默克尔在东京发表演讲时说,德国之所以能在战后重新被国际社会接受,正是由于德国能正视历史。2015年5月8日,在德国东部边境小城莱布斯,德国总统高克向苏联红军墓敬献花圈,悼念二战中牺牲的苏联红军。2015年5月2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国会的党首辩论中,拒绝明确承认《波茨坦公告》对日本侵略战争的定性,声称他没有看过这部分内容,“无法做出评论”。近日以来,以美国历史学家亚力克西·杜登为代表的全球456名学者发出公开信,敦促安倍正视历史。

~摘编自环球时报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家宣言》签订的重大影响,并分析“邪恶势力终结”的主要原因。(2分)
⑵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红场阅兵和多国纪念活动的警示意义。(3分)
⑶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反省态度上的差异,并谈谈日本如何才能与邻国重建互信、进而推动亚太地区的和平?(3分)

2.选择题(共17题)

3.
下列朝代版图中能够集中体现少数民族为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有()
A.图一、图二B.图一、图三
C.图二、图三D.图二、图四
4.
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和欺凌。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开始改变的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B.英法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英国实现对中国的占领
C.世界大国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激烈的改革派都是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但他们仍然希望清王室可以领导中国不致危亡”。材料中“激烈的改革派”应是()
A.洋务派B.顽固派C.维新派D.革命派
7.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该观点中从“过去”到“现代”的分界点是指()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8.
“三鸟害人,鸦、鸮、鸨;一群卖国,鹿、獐、螬。”与此对联有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9.
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的蒋介石日记引起了极大轰动。蒋介石在日记中说:“吾愿死于青天白日之旗下,吾为国民革命而死,吾为三民主义而死,也即为共产主义而死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蒋介石撰写上述日记的时间应该在
A.1926年前后B.1937年前后C.1945年前后D.1949年前后
10.
某校全体师生在阅读主题为“历史真相”的《×××国家公祭读本》。与此读本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国民大革命B.战略大决战
C.南京大屠杀D.经济大危机
11.
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是近百年来首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12.
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纪元”理解中正确的是:()
①国家独立自主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国家实现统一    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3.
有学者把中国1949年以后在“大国崛起”道路中所发生的社会变迁,划分出相互衔接的“革命立国、改革建国、和谐富国”三个时代。其中,“改革建国”时代应始于()
A.新中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4.
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文中省略的史实是()
A.第一辆汽车制造成功B.“籼型水稻”培育成功
C.原子弹导弹氢弹试验成功D.新型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15.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D.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16.
“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共同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里的“科学”是指()
A.进化论B.启蒙思想
C.力学三定律D.马克思主义
17.
“这项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如果对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A.信息时代的到来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D.电气时代的到来
18.
爱因斯坦说:“在人类历史上,能够将物理实验、数学理论、机械发明结合为科学艺术的人只有一位,那就是牛顿。”下列能够证明该观点的是:()
①提出进化论  ②创立微积分   ③提出力学三定律   ④创立相对论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19.
观察漫画《二战后美日欧经济的变化》。对此变化的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A.美国仍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B.日本已经成为第二经济大国
C.美日欧形成三足鼎立政治格局
D.西欧的联合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3.填空题(共1题)

20.
《重走长征路》活动小组想拍摄中共具有生死攸关意义的会议场景,他们应选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2